|
本报讯 (记者孙克义)7月23日下午,窗外天空乌黑、骤雨急下,而位于金融街B座16楼的邮储银行潍坊市分行会议室内却灯火通明、济济一堂。来自城区的“潍坊好人”代表和该行60多名员工正在聆听一堂洗涤心灵的“道德讲堂”。 课堂气氛热烈,特别是在聆听来自寒亭的“潍坊好人”王晓玲,亲口讲述自己与丈夫不离不弃、十八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精心照料患病丈夫的感人故事时,现场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王晓玲的故事,现场听了许多次,每次都是热泪盈眶。这就是我们潍坊好人的人性光辉。”坐在记者身边的一名市文明办工作人员说。“听了这些感人事迹,我觉得都体现了一个“爱”字。我会把这份感悟融入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多一点爱,多一些坚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邮储银行潍坊分行员工王爱洁说。这是我市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已建成各类“道德讲堂”154处,开展活动330余场次,直接参与群众1.6万余人。 去年以来,我市精心策划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修身律己,做文明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道德讲堂”作为“修身律己,做文明人”活动的主要教育平台,进行大规模教育培训、道德实践、市民行为评议,集中解决市民在道德信念、礼仪常识、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重品行、讲文明、促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充分肯定了我市这一思路举措,并批示“可将‘道德讲堂’突出抓,以此为基本载体,引人经常叩问良心”。 在“道德讲堂”建设中,我市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整合。根据不同单位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在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推进的同时进行最大限度归类整合,重点推进了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综合性市民“道德讲堂”等五大类。在“道德讲堂”建设中,坚持按照“有一处场所、有一支队伍、有一套教材、有一种模式、有一系列活动、有一套制度”的“六有”标准,着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确保成效。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定期督查、调度推进,严格考核、激励奖惩等举措,扎实推动“道德讲堂”建设。 “道德讲堂“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等形式,传播凡人善举,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四个潍坊”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引导市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文明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