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创新驱动经济区持续稳定发展
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座谈会在潍召开
激活元素 特色引领
送健康 庆重阳
一个大棚的“蝴蝶效应”
2012潍坊—欧美企业合作对接会举行
市领导到部分重点企业调研
我市两家地质公园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
我市部署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潍坊选手全国摔跤赛夺金
昌邑工商局服务“三农”求实效
城里“大医生”到俺家门口
2012年10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创业激发内生力 ◆产业转型提升竞争力
创新驱动经济区持续稳定发展



  本报讯 (记者马林峰 通讯员考晓东 孙晓亮)以创新带动发展,集成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经济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首要“原动力”。今年以来,经济区始终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理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型”开发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功能创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从2007年到2011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排名中,连续攀升106个位次,列第28位。
  健全创新体系,加快推动自主创新、科技创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有效推动“创新型”开发区建设,经济区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企业培强做大的规定》、《科技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关于实施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和加快企业上市的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进一步健全了政策支撑体系。创新性地实施了“1020”工程,重点排出10家骨干企业、20家成长性企业,由区领导重点包靠,政策重点倾斜。今年以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共开展科技合作活动13次,引进项目36项。
  完善创新平台,使产学研真正成为创新的源头,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桥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的集聚优势,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大、南京理工大等10余所国内著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服务转型发展。卢秉恒院士工作站、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潍坊示范基地、浙江大学潍坊技术转移中心,南京理工大学山东新能源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机构先后落户。山东轻工业学院与现代科技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山东理工大学与科奥化工共建“山东省纺织化学品与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基地”等大学生实训平台相继挂牌成立。积极争创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级研发中心,全力打造辐射山东半岛的模具产业平台。今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立项12项,省、市科技立项35项,累计获得上级无偿资金2500余万元。市级以上研发中心发展到30家,通过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42项,其中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个产品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
  优化发展环境,让科研设施和信息资源全方位共享,资源整合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济区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硬环境和软环境齐头并进,两手都硬。建区以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2亿元,修建干道、支路300多公里,铺设水、电、气、热等管线400余公里,架设桥涵20多座,实现了基础设施区域全覆盖。在全市率先推行“无费区”管理,制定了《关于规范收费落实“无费区”管理的规定》。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全区形成了创先争优、奋发进取、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继续深化“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提速40%以上,经济发展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对区级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包靠骨干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村(社区)责任制。制定部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机关干部考核奖惩办法,激发活力,撬动发展,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