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深入总结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宝贵成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奥巴马罗姆尼激辩美国对外政策
美国总统选举三场辩论回顾
诺奖评委详解鲁迅老舍为何无缘文学奖
我国修改监狱法等七部法律确保刑诉法有效实施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撰文抨击其病情加重传闻
日本法务大臣田中庆秋递交辞呈
余留芬:绽放深山的“腊梅”
2012年10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留芬:绽放深山的“腊梅”



  新华社记者 王橙澄
  幽静的山林间,远远传来爽朗的笑声。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岩博村的院子里,短发利落、笑容动人的女村支书余留芬,正和十来名村民围坐一堂,召开一个别开生面却又习以为常的“院坝会”。
  说它别开生面,是因为扩建酒厂、征用土地、土地入股等一系列工作,很快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说它习以为常,是因为11年来,为使岩博村脱贫致富,余留芬不知开了多少场这样的“院坝会”。
  还记得11年前,不满31岁的她担任村支书后召开首次“院坝会”。“就是用手刨,也要刨出一条通村公路!”她对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说。地处贵州高寒山区深处的岩博村,此时仍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农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
  决议通过了,上任后第5天,通村路便破土动工,余留芬既是指挥员,又是建筑工。白天,她像男人一样,和乡亲们一起掌钢钎、抡大锤、搬石头;晚上,她又挨家挨户做搬迁群众的思想工作……
  就这样,岩博村史上首位女支书,用胆识、坚韧和身先士卒,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全村出动,3个多月后,一条3公里长、4米多宽的硬化通村公路竣工。
  如今的岩博村,村集体资产超过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6800多元,拥有大小车辆160多台,家家住上了漂亮的楼房,森林覆盖率达65%,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文明村、示范村。
  说起这些改变,余留芬没有大道理:“生活太苦了,一定要换种活法。”20年前,她从邻村嫁到岩博村时,每天要下地种庄稼、干家务活、照顾孩子,但土地贫瘠,广种薄收,生活艰辛。穷则思变,她试着开起了小饭馆、小相馆,办起了小超市……生意出乎意料的好,她家率先富裕起来了。
  在村民眼中,余留芬是“女能人”,更是“贴心人”。但作为女人,她为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深深自责,面对村民的不理解,她也曾悄悄掉过眼泪。有人问,你这么任劳任怨图啥?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次气头上丈夫说要离婚,村民们知道后,一位老大娘专程跑到家里,拉住她的手说:“闺女别怕,岩博村就是一家一碗饭也能把你养活。”
  如今,虽然已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和十八大代表,但在各种名利面前,余留芬仍然保持着最初的那份质朴和真诚。她像一株盛开在乌蒙山里的腊梅,“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