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家电回收成“鸡肋” |
没补贴没赚头无人感兴趣,基本处于“一次性消费”状态 |
|
本刊记者 薛静 旧的大家电不仅“以旧换新”有补贴,而且品牌商、旧货摊主都愿意进行回收。然而家里的废旧小家电,现在却无人感兴趣。在潍坊,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废品回收站还是旧货市场,愿意回收旧小家电的寥寥无几,甚至连品牌商自己都不接受回收,小家电成为遭遇尴尬的“鸡肋”。 废旧小家电“遇冷” 品牌商不支持回收 市民王女士家的豆浆机因为电机坏掉了,就去买了一个新的,但是坏掉的豆浆机该怎么处理成了难题。 “我当时拿到售后去修,工作人员看了看说已经过了保修期,换个电机要120元,我当时买花了300元,正好我也想换个新款,觉得与其换电机不如换新机,就买了台新的。”王女士说,秉着“旧货回收”的心理,她问了一下售后回收事宜,没想到售后点直接跟她说“不要,不仅是坏掉的不要,就算是好的,也不要。”经过询问,王女士得知,旧豆浆机如果没坏,可以参加“折抵活动”,买新机打折,但是售后点并不直接回收旧机器,不管好坏。 与王女士遭遇相同的还有殷女士,她家中的某品牌电磁炉是三年前买冰箱送的,现在女儿送了她一件更好的,她就想将原先的电磁炉卖掉,谁知道一打听,不仅旧货市场没人要,就连废品回收站都不愿意收。好不容易有个废品站愿意要,一听开价殷女士就决定不卖了。 “他只给5块钱,还不很心甘情愿。”殷女士后来又问了小区门口的流动回收人员,他们也不愿意要,她心疼地说,“这太可惜了,明明没坏还能用,但是就是没有人收,难道要扔掉?” 类似于殷女士和王女士的情况还有很多。记者发现目前在超市和家电卖场,各式各样的小家电琳琅满目,价格也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但是与大家电“买时有补贴、坏时有人修”的待遇相比,小家电消费却基本上处于“一次性消费”的状态。 小家电成“鸡肋” 旧货摊主不愿回收 针对小家电面临的尴尬状况,记者又专门走访了位于玄武街鸢飞路的旧货市场。在市场内,各种旧家电身影随处可见,但当记者提出小家电回收时,不少摊主却一脸难色。 “小家电啊?好的还是坏的?什么牌子的?用了多少年了?”在一家店铺前,店主听说记者有电磁炉和豆浆机要卖,问了一连串的问题之后,想了又想才对记者说,先把东西拿过来看看再说价格,但几秒钟后店主又说,“卖不了多少钱,要是数量太少,你连拿也别拿了,不够费工夫的。” 而在其他店铺中,一听说是小家电,很多店主当即就没了兴趣,而如果是坏掉的废旧小家电,所有的店主都是一样地回答,“不收”。 在一家店铺中,一位姓梁的店主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我们只收空调、电视、洗衣机,这些小家电不管好的坏的都不愿意要,因为不好卖。”梁师傅说,来买二手家电的消费者基本上都以年轻的租房者为主,他们一般都带着自己的小家电,并不缺小家电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小家电大多直接与食物接触,很多人不放心小家电的卫生情况,因此宁愿多花上百元买个新的,也不愿意要二手货。“再说,二手小家电要是拆分了卖,也没什么值钱的零件,同样费工夫,小家电不如大家电值钱,我们肯定不愿意收。” 回收不了,扔掉又可惜,小家电就这样沦为了“鸡肋”。 乱丢危害大 期待小家电回收出政策 废旧家电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危害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也出台了补贴和回收政策,从7月1日开始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中,对电视、冰箱等五类大家电的回收处理实行财政部贴,其中:电视机85元/台、冰箱80元/台、洗衣机35元/台、房间空调器35元/台、微型计算机85元/台,然而小家电却没有任何补贴。 但相对于大家电,小家电的危害性并不低。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小家电产品的原材料其实和大家电差不多,直接排放危害不比电视、空调等大家电弱,尤其是手机、电子书、U盘等产品使用的微量元素更多,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对环境危害更大。 “小家电回收很麻烦。”对此,已经做了十几年家电回收工作的梁师傅向记者表示:“如果大家电没有国家补贴,家电回收企业也要亏本,由于小家电一点补贴也没有,很多回收企业不愿意拆解,就我了解,潍坊家电回收企业里面,有能力做小家电拆解的没有几家,而他们的生产线也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因为小家电基本上是拆一台亏一台,拆不起。”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改变这种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国家出台政策扶持。 “小家电处理成本高、利润低,但是数量又非常多,谁家没个十台八台的?”梁师傅说,与大家电相比,小家电的更新换代速度更快,保有量也更大,“要是国家不出台政策扶持,小家电回收难的情况很难得到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