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三板斧”的新功效
全市文联系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我市提前完成中小河流治理任务
我市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参观新农村 践行十八大精神
发掘“绿色财富”
2012年11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掘“绿色财富”
——写在两处国家级地质公园正式落户潍坊之际



  □本报记者 刘伟  
  近日,我市境内诸城、青州两处国家地质公园全部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并于10月16日被国土资源部正式命名为山东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山东青州国家地质公园。由于起点高、要求严,全国第五批国家级地质公园,我省仅有的两家全部正式落户潍坊。同时命名两处国家地质公园,这对许多城市来说都是很少见的。两处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命名和开碑揭园,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地质遗迹保护的知名度,为旅游业和科普事业发展增加新的亮点,更好地服务全市“转方式、调结构”和“四个潍坊”建设。
深度发掘,拓展资源价值
  国家地质公园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以罕见的地质遗迹为核心内容,且融合了优秀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这种资源对旅游、文化、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青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青州市西南部,包括云驼园区、仰天山-黄花溪园区,是一处以喀斯特地貌景观为显著特色,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高山岩溶洼地、天生桥、构造溶洞群、峰林、山顶石林景观,涵盖典型地质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化石和水体景观的综合性中型地质公园。诸城境内遍布恐龙化石资源,曾先后出土“巨型山东龙”及“巨大诸城龙”(世界上最大的鸭嘴恐龙化石骨架)等十几具恐龙化石骨架。龙骨涧因恐龙化石储量丰富、种类齐全、保存完好,被中外专家誉为“世界恐龙化石宝库”。
  众多亮点无不折射出我市在地质公园建设中独步全国的珍稀性、典型性与美学性,这成为我市申报建设国家地质公园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我市国土资源部门清晰地意识到地质资源在服务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十分明确自身所具备的跻身国家地质公园的独特天赋与实力。通过科学规划,全力打造,2009年8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青州国家地质公园、诸城恐龙地质公园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资格。
高效推进,擦亮地质奇观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将是我市面向全国、为亿万人瞩目的另一张闪亮品牌和耀眼名片。为了迈向这一国家级品牌,两个国家级地质公园获批后,我市各级高度重视公园建设工作,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建设,奋力攻坚,奇迹般地将青州、诸城两家地质公园面貌打造一新,将一轴地质长卷浓墨重彩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我市先后委托山东省地质环境总站编制《青州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邀请山东省地质科学院编制了《山东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并咨询专家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青州市先后投入960万元、诸城市投入1.5亿多元用于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并通过开展各类科学研究和科普活动等措施推进工作进程。
  科学的规划和编制则凝聚着申报团队的集体智慧与心血。两家地质公园一建成,便成为提升城市品位的亮点和拉动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诸城市建成了集科研科普、观光体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地质博物馆,展示出公园特有的科学内涵与价值;青州根据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的要求,对公园内的景点景物树立了说明牌,采用中英文对照体例,以优美景观展现近水楼台的优雅。

建设创新,服务城市发展
  “把地质遗迹、生态遗迹和文化遗产同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才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上,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树亮向我们表达着这样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框架。
  刘树亮告诉记者,为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四个潍坊”建设,国土资源部领导要求地质工作要开创性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要有创新。
  国家地质公园的创建,正是地质工作创新的一个结果。在保护中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在开发中更好地保护地质遗迹,把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主动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地质公园创建后,能够增加有关部门保护地质遗迹的力度和实力,当地居民会因受惠于地质遗迹的科学开发,而更加注意自觉保护,从而使保护与开发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我市在创建国家地质公园时,就已经注意到了它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因而有意识地帮助当地挖掘地质遗迹资源,改变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构建特色文化,以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诸城市投入1.5亿多元用于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建成面积达3200平方米的集科研科普、观光体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地质博物馆,进一步加强了化石保护力度,提升了公园品位;青州市坚持多元投入达1亿多元,开发建设了地质博物馆、云驼风景区、黄花溪风景区、云门山文化产业园等,这些都为提升城市品位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潍坊区域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开辟了新领域,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