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为师”当载体 “两大平台”展风采 |
620名教师走上高密“百家讲坛” |
|
|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11月24日这天是周六,高密市开发区中学侯瑛老师特别忙。上午她到一家大型企业讲完《论语》心得,晚上又被一所学校邀请继续讲学。一年来,她举办了40多个讲座,成为当地“名人”、“忙人”和“热心人”。今年,高密教育系统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以“能者为师”当载体,通过搭建“百家讲坛”和网上“康成书院”两大平台,为教师学习、成长、展示创造了条件,620名“特长”老师先后登上高密的“百家讲坛”。 “高密是国家教育改革先行区和示范区,创造了很多经验,但不少项目一结题就画上句号,有些经验‘墙内开花墙外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校与校之间资源流动性差,经验得不到推广。为此,我们积极寻求途径,努力实现资源共享。”高密市教育局局长杨宗荣介绍说。为推广和转化本地成果,他们从鼓励、激励、奖励入手,确立“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的管理理念,提出了“能者为师”、“实干是最好的榜样”等新理念,广大教师积极读书学习,踊跃创先争优。该局开设“百家讲坛”,让有特长的教师自我申报走上讲台,教育局长、校长、教师在台下听课学习。目前,高密市的学校纷纷利用假期培训或周六开设“百家讲坛”。今年,620名特长教师就620多个话题走上讲坛,作报告1100多场,使万名干部教师受到教益。侯瑛先后被邀请到该市教育局机关、市委党校和学校讲授《论语》心得,并与其他教师组成教育文化宣讲团赴外地宣讲,受到广泛好评。 “高密教师队伍有1万多人,平时大家忙于教学,缺乏交流。我们通过网络设立‘康成书院社区’交流平台,把教师、学生、家长都‘网’进来,大家把所思、所说、所干的晒出来。”杨宗荣告诉记者,“‘康成书院社区’不但成为师生宣泄情绪、发表想法的通道,更成为教师发挥特长,展示自我的平台。” 记者在“康成书院社区”看到,这里有教育研究、教师文苑、专题征文、未来作家四大板块和20多个栏目。今年开展的“我理想的局长、校长、教师、班主任形象”征文、“感恩母亲节”、“读莫言作品,走近大师”等活动,得到师生们的积极响应。目前,注册会员达22800多名,发表文章10万多篇。老师有新的教学方法,学生有疑问以及家长有咨询,都在这里沟通交流,有六位老师还将在这里发表的文章集结出版。“康成书院社区”被誉为教师的“星光大道”和“精神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