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 统筹各类资源 |
我市各部门全方位支持滨海区加快发展 |
|
|
本报讯 (记者孙克义 张传亮)全市加快滨海区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拉开了加快推进滨海开发的新序幕。连日来,我市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各类资源,全方位支持滨海区加快发展。 市财政局积极创新有利于滨海区发展的财政体制,调整与滨海区的财政收入分享机制,充分调动滨海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财政今年成立了注册资本20亿元的“蓝黄”产业基金,作为推动蓝色产业发展的投入支撑平台,力争每年撬动金融、社会资本增加投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同时,今年出台的重点产业项目投资、总部经济发展、鼓励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政策,也都将滨海区作为政策实施的重点。 市金融办要求全市各金融机构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从信贷投入、机构布局、改革创新和支付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滨海区进行重点倾斜。对滨海区金融机构新设、升格和调整实行优先安排,力争明年新设立4-5家银行分支机构、2-3家保险机构,组建1-2家小额贷款公司,引进2-3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拓宽融资渠道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支持滨海开发建设,力争两年内使滨海区社会融资总量翻一番。加快滨海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各金融机构入住,形成区域金融“聚集效应”。 市标准计量情报所结合部门职能,进一步强化标准化信息服务力度,积极参与、支持和服务滨海区建设。全面开通组织机构代码网上审批业务。该所利用组织机构代码(实名)验证和电子签名(数字证书)“双认证”优势,在滨海区开通了组织机构代码网上审批业务,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实施“商品条码架金桥”工程,在滨海先进制造、石油化工、临港物流、生态海洋化工等行业推进商品条码技术的应用,为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之间架起商品信息沟通的桥梁。为方便企业业务办理,该所滨海行政审批分中心工作人员实行全天候预约服务,同时推行“一站式”服务,减轻了企业往返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