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墨西哥图卢姆:玛雅文明遗址
|
|

|
|
玛雅文明已成为尘封的一段历史,从这支文明社会的辉煌至衰败,世人或许能够从中发现深有价值的信息,警惕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度上演。
玛雅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他们仅仅借助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生产工具,没有铁器和先进的运输工具,便创建了一个辉煌一时的文明,在科学、农业、文化、数学、天文等领域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玛雅文明曾经辉煌一世 玛雅文明诞生于公元前10世纪,公元300年-900年之间达到鼎盛时期,发展形成了数百座城邦,提卡尔城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据称在发展高峰期提卡尔城拥有10万至20万人口。他们拥有密集的农业种植区,主要以玉米为食,没有畜牧业,从某种角度来讲,他们的食物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他们以重点城邦作为繁荣中心,形成网络状社会体系。勤劳的玛雅人用自己的智慧,仅利用简单的工具便建造了宏伟华丽的建筑结构,其中包括:神庙、金字塔、皇宫等。此外,玛雅人掌握着先进的数学计算方法,使用了“零”的概念,使用着独创的象形文字,在许多石质纪念碑上可看到铭刻的大量象形文字。 玛雅人对天文研究颇有造诣,在玛雅历法中将一年分为18个月,并测算出地球一年为365.2422天,与现代专家计算数据365.2423天十分接近。 洞穴石笋留下两千年降雨信息 玛雅文明的衰落是长期以来世界未解谜团之一。玛雅人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然而仅在很短的时期内,这个曾经辉煌发达的人类文明戛然而止。 为了测定当时所发生的社会政治事件,研究人员深入分析了大量玛雅象形文字数据库。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洲原住居民语言中心语言学家玛莎-马克里负责这项研究工作。马克里说:“每块玛雅石碑都记录着一段政治历史,是洞悉玛雅文明的一扇窗口。”每块石质纪念碑都会铭刻着竖碑和相应重大事件的日期,例如:统治者的出生日期或者掌管政权的时间,还有一些纪念碑铭刻着一些重要人物的死亡、埋葬和重要战争。研究人员强调称,在玛雅文明没落时期,雕刻的纪念碑数量明显下降。然而,玛雅纪念碑上并未提及生态事件,例如:某年出现暴风雨、干旱或者农作物丰收和减产……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考古学家詹森·叶格称,我们认为气候变化是导致玛雅文明消失的最具体的因素,并且对于玛雅历史变迁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多位古生物气象学家和考古学家认可这项最新研究,之前的研究数据源自委内瑞拉海岸的海泥和尤卡坦半岛的沉积物,歪曲了古地质气候数据。 为了进一步洞悉玛雅文明的衰落之谜,研究小组收集了伯利兹城洞穴中的石笋样本,这个洞穴距离玛雅历史遗址尤克斯本卡不足1英里,距离玛雅文明其它3个重要中心区大约18英里。对洞穴底部13500年前的石笋进行铀-钍放射性测定,能够以0.1毫米精准度测量石笋的长度,进而科学家能够揭晓过去2000年里降雨量的精确状况。 研究人员对一个56厘米长的石笋进行了研究分析,这种特殊的柱状石灰岩是不间断水流滴落沉积形成,能够精确记录过去2000年的降雨量情况。古生物气象学家大卫·霍德尔称,铀-234至钍-230的精确放射性衰变可测定石笋中矿物质沉积的准确年代,误差率达到正负1-17年。 文明盛衰和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结合石笋和象形文字记录使研究人员能够洞悉玛雅的政治活动,发现降雨量较充沛时期出现在早期玛雅文明,当玛雅文明处于没落时期降雨量严重减少,并出现大范围的干旱。较丰富降雨量时期对应于公元300年-600年间,当时玛雅人口增长,政治中心繁荣昌盛;然而在公元660年-1000年间,气候发生逆转,气候逐渐干旱,降雨量减少,当时引发了政权争斗,伴随着战争频发,社会变得动荡不安,最终导致玛雅政权瓦解;在公元1020年-1100年间,干旱气候进一步严重,带来相应的农业减产、饥荒、死亡、迁徙,玛雅人放弃了繁荣的城邦,走向热带雨林之中寻找食物和避难所,原本宏伟壮观的玛雅宫殿也失去了当年的光彩,成为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的一片废墟,很快当时的玛雅文明城邦被热带雨林掩盖起来。最终玛雅文明在饥荒死亡中向北部高地发展,但是残留的玛雅人已无法再现往日的繁荣与辉煌。16世纪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对落后的玛雅部落进行残忍的杀戮掠夺,最终,曾经繁华宏伟的玛雅古城已成一片杂草废墟,玛雅文明也彻底消亡。 研究报告显示,伯利兹气候干旱最糟糕的时期是玛雅在该地区停止石碑记录重大事件之后的100年-300年之间,玛雅文明进入一个“黑暗时代”。当时干旱气候不仅影响玛雅文明,还对目前的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地区产生巨大影响。马克里说:“之前科学家曾猜测气候事件导致玛雅出现政治动荡,使社会陷入疾病和战争之中。目前这项研究能够清晰地证明玛雅文明的衰落与气候干旱密切相关,并最终导致玛雅文明的消亡。” 刘化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