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猎综合艺术的民间大师 潍坊本土文化产业早期实践者 |
老潍县的一代骄子—郭兰村 |
|
|
古城的一代骄子 郭兰村(1902-1978),名廼馨,以字行。这位二十世纪初叶古城潍坊涌现出的骄子名士,最终成就为我市工艺美术界的一代宗师。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涟漪着绚丽,他任过小学校长、新民教育馆馆长、中学教员、工艺美术学校教员,辛勤耕耘,泽润桑梓;他对潍坊的国画、嵌银、风筝、刺绣、木版年画等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郭兰村出生于潍城松园子街,乃潍县明代户部尚书郭尚友的后裔。 郭兰村天资聪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喜欢画画,四五岁时即在石板上画图,画什么像什么。六岁时,剪纸成马,受到街坊的赞誉。幼年读私塾三年,在养正小学读初小、丁氏第一小学读高小,后在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肄业二年。1921年返乡后,与同学赫保真(字聘卿)、傅葆柽(字柳坪)三人成立了研究国画的“益社”,社址设在他家的南客厅“藤花仙馆”。他们拜丁东斋(名启喆)、刘秩东(名迥)为师,并参加了上海美专的函授学习,连续编印了两期《益社季刊》,宣传国画知识。1922年,在丁东斋的倡议下,将“益社”的范围扩大,成立了“潍县同志画社”。由丁叔言为社长,刘秩东为副社长,丁东斋、刘秩东为教师,社址设在丁叔言家中。郭兰村正值弱冠之年,风华正茂,他是同志画社最年长的一位,自然是骨干力量。陈寿荣遗文中称“社友多人均摹仿兰村先生画稿为日课”。不久扩大到30多人。在那时局动荡、战乱不止的社会背景下,同志画社采取宽松的办社方针,坚持活动,从未间断。画社成立十七年间,成功举办画展达十九次之多。 在同志画社的影响下,古城贤良接踵,挥毫泼墨,潇洒丹青。一时期潍坊画派引领齐鲁国画之风骚,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打开尘封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同志画社前期的铺垫功不可没,它为国画艺术在齐鲁大地的复兴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古城潍坊厚重的文化积淀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画社泽润乡土,惠及桑梓,延绵至今。关键之一,在于有潍县首富、社会名流、书画家丁叔言的鼎力支持。其二,有德艺双馨的丁东斋、刘秩东这样的好老师。其三,有郭兰村这样一批有能力、有实力、有魄力的热血青年做基础。在这种浓郁的社会氛围下,郭味蕖、郭兰村、于希宁、徐培基、赫保真、陈寿荣等一大批优秀画家从这片沃土中脱颖而出…… 涉猎综合艺术的民间大师 郭兰村,我市二十世纪唯一涉猎综合艺术门类的民间大师;他还是本土文化产业早期的实践者、经营者。当然,他首先是一位画家,一个颇具水平的国画家。据《潍城政协文史资料》介绍,他师明末画家陈老莲(1598-1652),擅长工笔人物与骏马,兼画工笔花卉鸟兽,对各种历史人物绣像领会深刻,人体比例精准,对人物形象神态的刻画既有真实感,又有传统的高古风格。他用笔细密盘绕,如春蚕吐丝,人物衣纹直入老莲之室。得意之作《水浒传人物像》一百单八将,1953年参选了全国国画展,1958年被天津人民出版社收藏。郭兰村善于画工笔马,极具创新精神。郭兰村在潍县中学任过历史课教员,深谙历史细节。所以,他的作品极具宋元神韵、明清遗风。得意作品有《昭陵六骏图》、《八骏图》,还有《女猎图》,画的是古装美人在马上驰骋,人美,马俏,潇洒浪漫。藏友李亦文先生收藏着郭老一份十分罕见的《九骏图》,据考证,这就是资料上介绍的《汉文九良》,马名分别是:浮云、赤电、绝群、逸骠、紫燕、绿螭、龙子、麟驹、绝尘。据潍坊嵌银厂介绍,该厂资料库里存放着郭兰村所画“马”的画稿多幅。 郭兰村是制作潍坊风筝出类拔萃的老艺人。他善于设计创新,二弟椒林心灵手巧,爱好美术,善于扎制,然后兰村绘画。他的风筝具有国画风格,在潍城独具特色,被称为郭氏风筝。郭兰村首次把传统的硬翅风筝改进成为了活翅风筝,后又制作出微型风筝,可装在特制的小纸盒内,被誉为艺术珍品。1941年4月,在潍县县立中学举办了“郭兰村创作风筝展览”,展出风筝百余件。经典风筝有“吹箫引凤”、“吕布戏貂蝉”、“水漫金山”、“八仙过海”等。鸟禽有鸾、鹰、隼;草虫有蝴蝶、螳螂、蝉、蚱蜢等。他设计扎制的风筝造型优美,色彩鲜明,千姿百态,活灵活现。 “潍坊嵌银漆器红木家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内独领风骚。郭兰村先生早在1930年就开设了“松荫斋”嵌银馆,他自己设计图案,二弟椒林、三弟叔瓒协助制作;郭兰村在嵌银的基础上推出了嵌金的产品,使产品上升了一个档次,热销京津地区。他设计制作的嵌银《红楼梦》仕女挂屏,曾参展国民政府全国铁路总局在北京、青岛举办的铁路沿线产品展览会并获奖。解放后,他为潍坊嵌银厂设计各种图案600余件,由他设计的嵌银《双凤》屏被选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 潍坊木版年画、潍坊的刺绣都属于我市的传统名牌产品,是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53年,郭兰村与徐培基自发成立了“美术研究会”,徐任会长,郭任副会长,开始在潍坊各艺术门类中挖掘创新,组织实施文化产业。1956年,郭兰村调任潍坊市生产联社美术设计室任主任。当时他对戏衣龙袍中龙的图案进行了大胆地修改,结果,姿态大变,呼之欲出,戏衣一度被京津一带京剧名伶抢购一空。 于家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