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文明意识 提高致富能力 发挥传带作用 |
昌邑提升“半边天”素质助力新农村建设 |
|
|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农村妇女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关系着子女的一生教育,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队伍,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报告。为此,昌邑市在建设“四美”村庄的乡村文明行动中开展了“新农村新生活”农村妇女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使她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起到“半边天”的作用。 “授其以渔”,培育文明意识。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在奎聚街道东店社区开讲,听课“学生”都是来自该村的家庭妇女。课堂上,该市妇联副主席朱旭芳结合农村生活实际,从个人仪表、家庭角色扮演、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等方面引用鲜活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个人文明、礼仪道德、妇儿维权等方面的知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公民文明素质教育在农村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妇女作为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明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家庭成员、邻里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以及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为此,该市引导广大妇女讲学礼仪、践行道德,培育文明意识和法律意识,塑造新农村女性良好形象,营造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助其以需”,提高致富能力。“听说现在城里人很多聘请月嫂的,俺就寻思自己去培训机构好好学学,也考个专业证,找份工作多挣点钱。”李桂霞是石埠经济发展区北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听说市里举办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班,决定报名参加培训,学一门适合自己的手艺。经过培训,她顺利拿到了上岗证,并很快被聘用,月收入3000多元。对此,她高兴的说:“这个培训太实用了,想学啥就学啥。”该市根据市场导向,积极开展用工需求和农村妇女务工现状调查,科学制定了培训内容,建立了“二公里培训圈”,倾力为农村妇女打造致富平台。自今年3月份以来,已有300多名农村妇女通过培训走向工作岗位或走上致富创业的道路。 “率其以行”,发挥传带作用。“咱村敬老院的张增风每天照顾那么多老人,虽然都不是自己的亲人,却比亲人还上心。”说起都昌街道岞埠村的张增风,村民们都交口称赞。在她的带动下,不少村民都利用闲余时间到敬老院义务工作。在培训过程中,该市抓住今年选派市直干部下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契机,利用农村邻里间相互“效仿”较重的心理,在村内组织开展“和谐家庭”、“好婆媳、好妯娌”等群众性文明风尚创建活动,选树典型。用先进典型带动周边群众,让群众在“比文明”的过程中自觉提升自身素质。目前,该市已举办各类农村妇女培训班200多期,全市已有30%的农村妇女得到免费培训。 记者张传亮 通讯员李生涛 翟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