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日本前首相为南京大屠杀道歉
安倍政府需倾听对华理智之声
鸠山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争议
鸠山题词故意写错名字
今年我国铁路将全方位走向市场
奥巴马高调控枪能否奏效
波音787客机停飞将波及日本多个产业
俄罗斯三艘大型登陆舰将开赴叙利亚
极端组织劫持人质警告法国停止马里行动
河南初步调查称未发现病死鸡进入食品环节
中方要求缅甸认真调查炮弹落入中国境内事件
2013年01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巴马高调控枪能否奏效



  第二任期就职典礼前夕,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6日高调公布一揽子综合性控枪对策,然而面对美国社会暴力痼疾,这套控枪“组合拳”,究竟能否打出且击中要害,眼下只能打上一串问号。
  首先,奥巴马若想在行政层面推动控枪,有赖国会立法支持。而现实却是,反对一方、尤其是拥枪利益集团的影响力不可轻视,并早已放话“拦截”控枪措施,缺乏足够盟友的奥巴马将不可避免地在国会遭遇阻力。
  其次,美国控枪的民意基础依然不够牢固。不可否认,桑迪胡克小学恶性枪击事件的发生,20个稚嫩生命猝然而逝,刺激民意在短期内发生改变。但当悲剧逐渐淡出人们记忆时,民意是否足以支撑控枪举措得以实施,仍存在变数。15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推动更严格的控枪立法属当务之急。
  说到底,枪支问题是美国社会的“慢性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它涉及立法、执法、教育、安全等多个层面,既有利益的纠葛,也是文化使然。在美国,公民持枪是宪法修正案赋予的权利,平民持枪总数达2.83亿支。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群体,控枪谈何容易?因此,华盛顿的惯常做法是,“把铁罐踢得再远些”。
  在热闹喧嚣的2012年美国大选中,无论是获胜的奥巴马,还是败北的罗姆尼,都在有意回避控枪议题。而奥巴马本人自2009年上任以来,在控枪方面也没有着力推动新举措或取得任何实质成果。
  如今,没有寻求连任的牵绊,距离国会中期选举尚有时日,2013年可谓奥巴马第二任期的“黄金时段”。奥巴马会否利用这样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不惜搭上民主党的政治利益,真正卖力推动控枪尚有待观望。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