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棵树 一条河 一道线 |
——看青州城建的“三一”理念 |
|
□本报通讯员 孙方凯 史海莹
一棵树、一条河、一道线,放在一个城市里,也许是毫不起眼、甚至微不足道的,但是把保护好一棵树、治理好一条河、界定好一条线体现在城市建设中,那就成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甚至可以成就一座生态城市。让我们走进青州,看看这座千年古城生态建设的“三一”理念吧! “一棵树”看城市绿化 在青州市草场街丁字路口中间,有一棵有40多年树龄的法桐树,不偏不倚地“扎”在马路中间。当时,针对这棵树伐与不伐,两种意见曾展开激烈交锋,青州市负责同志了解情况后,一锤定音:留下来。因为大树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此后,青州就形成了一条规定:新规划道路与现有大树木发生冲突时,道路要给大树让路。 对一棵树都如此在意,对一个城市的绿化就可想而知了。青州市把种树修路搞水利办教育作为干部的基本职能,大搞城市绿化和荒山绿化。去年在城区先后投入1.92亿元,新绿化道路7条,提升完善绿化道路15条,新增绿地面积172万平方米,提升改造绿地面积153.4万平方米。同时,见缝插绿地开展垂直绿化和庭院绿化等活动,让绿色向墙面、屋顶和空中发展,共提升完善单位庭院绿化153个,栽植各类攀援植物40万株。该市还坚持每年荒山绿化投入3000万元,绿化荒山5万亩。 “一条河”看生态治理 一个城市,有了树就有了生机,有了水就有了灵气,有了树和水就有了活力。 围绕打造蓝天碧水,该市从2010年起,开始治理弥河,先后投资6亿多元,从治理污水、生态绿化、挖掘文化、旅游休闲各个方面进行治理。如今的弥河旧貌展新颜,一片全长11公里、面积1100万平方米的生态文化度假区呈现在人们眼前。草青水碧,山水相依,水映繁花,弥河正成为青州旅游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增长点。 围绕建设山水交融、花木掩映,以人为本、以水为魂,以绿为基、以文为脉的生态宜居城市,青州对南阳河、北阳河、石河进行逐段逐条治理,对黑虎山水库、仁河水库四大水源地保护区及上游补给区,坚定不移地排查关停沿河污染企业。同时,他们还积极串联南阳河、弥河、石河三大水系,让三股活水穿越城区、串联景区,为城市注入内涵和活力。 “一道线”看城市规划 作为千年古城,青州的城中村一般都处于黄金位置,有好多家房地产公司看好了这些地段。但是,青州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留住历史,去年的人大会上专门通过了《青州人民政府关于青州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报告的决议》:对处于城市核心位置的十几个城中村不搞大拆大建,对古城实行原地保护修复建设。成立了“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指挥部”,在严格保护区域内文化古迹的基础上,依据历史记载、图片资料等,对传统民居、标志性建筑物进行修缮,尽量恢复其原来的肌理和风貌,从而为古城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线。 青州还划了“一道线”,对云驼风景区进行保护。2010年,好多房地产开发商看中了云驼风景区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身后的文化底蕴,想在景区内开发房地产。该市为保护云驼风景区,专门召开会议,通过《关于加强云门山、驼山风景区保护和管理的决议》,在风景区外划了一道线,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保护,不搞建设、不搞房地产开发,保住原生态的山地森林,并果断拒绝和叫停了近二十个正在酝酿中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