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契约式”服务接地气 “项目化”管理提水平 |  
                                          | 奎文区着力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  
                                          |  |  |  
                                  | 
 
 
                                         本报讯 (记者赵欣波)2月22日,武警潍坊支队三大队八中队的武警战士们和奎文区大虞街道东园社区签下了一份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官兵们每个月至少到所帮扶的家庭去一次,节假日更是必须要进行走访慰问。奎文区这种“契约式”的志愿服务模式,在充分尊重志愿者意愿的基础上,增强了志愿服务的执行力,真正让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落到实处。奎文区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按照项目化管理的原则,对居民志愿服务需求进行摸底、分类,每个项目确定对应的负责人和志愿服务组织,项目认领后现场进行承诺签约,签约后由文明办每年分两次进行跟踪回访并不定时抽查,实现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运作、常态化服务。
 选好题目、精心设计项目。以群众需求为第一信号,以社区为单位,下发了《奎文区志愿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共统计全区空巢老人、贫困学生、困难家庭785人、春节期间留守农民工96人。在科学民主论证基础上,列出政策咨询、城市建设、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12大类、48小类的志愿者服务项目,每个实施项目都制定了工作项目书、计划书,明确总体要求、项目主体、推进措施、完成时限等。先后论证精选出“关爱留守农民工”、“送书下乡、文化惠民”、“圆梦2013”等一批赢得群众拍手称赞的好项目。
 整体谋划、扎实做好项目。奎文区在全区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各党委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分队,社区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形成了服务总队总策划、总组织,服务分队具体组织、具体协调,服务站着重抓落实的“三位一体”联动服务网络。活动中每月突出一个主题,春节期间推出了“爱心传递暖奎文?红红火火过大年”集中志愿服务活动,3月份开展了“爱心传递暖奎文?心系群众学雷锋”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在具体项目运作过程中,按照“一个项目、一班人负责、负责到底”的工作思路,每个服务项目明确一个牵头单位,落实数个配合单位,实现精细化的项目管理,每个项目年初有预案,过程有跟踪,年终有考核。
 完善制度、保证项目成效。实行志愿服务星级认证、时间储蓄等制度,制定可量化、可评价的志愿者管理办法,将绩效管理渗透到服务项目全过程,每次活动都有台帐登记、情况反馈、效果评估,确保达预期目标。在全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风采大赛,评选表彰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优秀志愿者,广大志愿者们深入基层、承接“地气”,在协助社会建设、开展社会救助、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较好地实现了志愿服务对社会管理的柔性互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