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潍坊金融撑起科学发展之帆
临朐以创5A缔造旅游新概念
守着“摇钱树” 农民乐开怀
多用脚步去丈量民情
山东(潍坊)数字出版基地揭牌
我市高级技师人数全省第一
全市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启动
经济区“集时通”信息平台提效率
广文街道倡导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中信银行杯”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4月3日,几名小朋友在玩“碰蛋”游戏
2013年04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金融撑起科学发展之帆



  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蓬勃发展;风投、创投和产业投资等新兴金融业态不断集聚;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纷纷涌现;上市公司快速增长……不懈的改革创新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让“潍坊金融”成为全国金融界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
转变认识,提升金融发展理念
  在风筝广场,市民或站或坐,凝神观看广场东侧的一个巨大LED显示屏上的信息。这个矗立在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楼顶、面积达130平方米的LED显示屏,全天滚动播放着各类金融新闻、动态、宣传信息。
  无论是在风筝广场休闲、娱乐,或是从附近购物、路过的人,这个大显示屏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少为人知的是,这个显示屏却不是人民银行建的,而是由市政府投资建设的。由市政府投资在银行办公楼上设立“金融之窗”显示屏,不仅显示了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和谐,更显示了政府在金融生态建设理念和金融知识普及上的高度契合。
  “放在十年前,政府对金融生态,不会像现在这样重视。现在政府愿意投钱做公益性金融知识宣传,这就是理念的转变。”市银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被市委、市政府提出并付诸实践:积极推进金融产业“五个转变”,在发展地位、发展理念、发展措施、作用发挥、发展方式上等五个方面实现转变,全力打造全省最具竞争力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把金融产业放到全市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努力争创“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潍坊金融品牌;大力发展“实体型、创新型、草根型、民生型”金融,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一套系统的金融战略思路在全市逐步形成、完善、提高。金融生态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支持和推动金融产业做大做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实现经济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成为各级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共识。
  “这是个了不起的转变。现在,各级政府逢经济金融会议必讲金融生态环境,最关注的数据就有金融数据。关心金融、重视金融、大力发展金融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市金融办主任李传顺说。
  因理念转变而爆发出的力量让人惊讶。截至去年末,全市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32亿元,比年初增加530亿元;各项存款新增689亿元,余额达4438亿元;新增贷存比达到77%,居全省第三位。金融机构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达11.5%,成为全市第二大财源。
  我市金融资产质量之高、经营效益之好,无不令国内同行为之惊叹。
多策并举,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经济质量不断提高,高涨的经济发展形势,迫切需要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更加生态的金融环境。
  为此,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布设了一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大棋局,服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包括政策环境、经济运行环境、信用环境、法制环境、诚信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这项工作牵涉范围广、部门多,需要发挥机制的力量。”李传顺认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障,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就很难搞好,很难持续。
  ——强化政策支持。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金融产业做强做大的意见》,从发展规划、环境建设、规范秩序等方面出台了30条政策措施。
  ——出台了银企评估一站式服务政策,在不良资产处置变现、评估收费等方面对银行业给予优惠支持。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金融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潍坊市县市区金融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了金融业发展激励扶持和奖励体系。
  ——确定了全面实施区域金融发展的“22620”工程。
  ——优化信用环境。(

  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建立“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为核心的诚信潍坊建设;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发布《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构建金融稳定机制和金融预警机制,在全省率先组织了规模以上企业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
  ——制定实施《关于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依法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意见》,出台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8大措施。
  政策的出台,机制的完善,环境的打造,让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效应远远扩散,金融资源的“洼地效应”不断显现。全市有3个县(市)被评为“山东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先进县”,2个县(市)被列为省级金融创新试点县,占全省的四分之一。2008年7月29日,招商银行潍坊分行成为首家入驻我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结束了潍坊金融市场由“国字号”银行一统天下的历史。
  兴业、华夏、民生、浦发、中信等股份制银行接踵而至,为全市金融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无限活力,出现了百舸争流的可喜局面。
异彩纷呈,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金融环境的生态效应,让更多的金融机构纷纷入驻,蓬勃发展,也让更多的金融数字不断变化。
  “十一五”初期,我市金融体系中仅有8家银行机构,17家保险公司和2家证券公司。现在,全市市级银行机构达到15家,县级银行法人机构达到16家,证券期货机构发展到12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分别达到6家、50家和56家,均居全省前列。
  短短几年,外地金融机构纷纷进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快速发展,呈现一派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组成的银行组织体系更加完备;由证券、期货经营和产权交易机构组成的资本市场组织体系更加完善;由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组成的保险业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经过多年改革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潍坊市商业银行更名为潍坊银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域支行全覆盖;寿光农村合作银行全省首批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四区农联社整合组建为潍坊农村商业银行,青州、安丘、昌乐、诸城、昌邑、高密、临朐农商行先后挂牌成立,揭开了崭新的发展篇章。
  在资本市场上,2006年初,我市仅有山东海化、青鸟华光、晨鸣纸业、山东海龙、潍柴重机、亚星化学、潍柴动力、山东墨龙8家大型企业上市。如今,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35家、股票39只,无论在沪深两市,还是中国香港、德国、美国、英国等资本市场都能看到我们上市企业的身影。一大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了转型升级,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2012年,我市25家企业通过发行城投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区域集优票据、公司债券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募集资金147.15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个行业优势突出、企业形象良好、业绩回报稳定增长的“潍坊板块”正在迅速崛起。
  政策支持有力、依法保护有效、诚信建设有方。在多方推动下,我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正在以更大的步伐改善;金融力量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提升……为科学发展托起了金融之柱,撑起了发展之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