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民中医药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试行)》中列举了8味最常见的药食同源药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江海涛对其进行了解读。 生姜:能散表寒,适用于风寒感冒的初期,病人须有畏寒、无汗、周身疼痛等表现。生姜入胃经,嚼生姜能止恶心呕吐。 菊花:清脑明目,眩晕的病人可做个菊花枕头。“桑菊饮”可用于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不怕冷、口干、口渴、出汗、小便黄。另外,眼干、眼涩时,可用菊花加枸杞代茶饮。 紫苏:分为苏叶、苏梗、苏子三种。苏叶解表发汗祛风,苏梗能理气,苏子降气、平喘。 薏仁:能祛湿化痰,治疗肌肉痉挛。体内有湿表现为舌苔厚腻、嘴里发甜发黏、食欲不振,另外大便黏腻,易粘在便池上冲不干净。 黄芪:有补气的功效,用于气短、气虚、头晕的病人,能增加抵抗力,预防感冒。 大枣:补脾、养血,有痰湿的人不适合。 枸杞子:能补肝肾,特别是肝阴不足的病人,表现为口干、眼干等症状。 西洋参:能补气,力度不如党参和人参,但比较平和,不燥,爱上火的人可以用。 李玉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