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综合新闻 |
第03版
专题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从12世纪网球的萌芽在欧洲出现以来,这项互动性超强的运动已经在世界上流存了近千年之久。从19世纪开始,网球运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第一家俱乐部、第一届温布尔顿锦标赛、第一届美网、第一届法网……这个鹅黄色的弹力小球在空中有节奏的飞舞,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运动乐趣。 相较于起源地欧洲,中国的网球运动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中等规模以上城市基本上都有独立的网球俱乐部,尤其是2011年李娜勇夺法网女单冠军,创造中国网球历史之后,打网球的人数出现了巨大的增长。 在潍坊,网球事业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的过程,近些年随着打网球人数的不断增加,潍坊的网球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潍坊网协从成立之初便作出了“走出去”的战略,不断赴外参加各种赛事。但相对于成绩,潍坊的网球圈更注重的是“快乐”,更享受打球过程中的激情,无怪乎有人说,潍坊的网球圈也叫“快乐网球圈”。 潍坊网球圈的 成长印迹 发展: 2000年起步入快车道 相对于国内的一线城市,潍坊的网球运动萌芽其实并不算晚,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一批喜欢网球运动的爱好者,聚集在鸢飞路老体育场那里打网球,但因为人数较少,并没有形成规模。2000年以后,网球爱好者数量逐渐增多,网球影响力也有所扩展,在这种契机下,2009年潍坊成立了网球协会,2010年,潍坊地区唯一一家网球俱乐部也宣告成立。 至此,潍坊的网球爱好者们终于有了统一的组织。 “和其他城市一样,潍坊的网球运动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扩展的过程。”潍坊网球协会副会长、网冠网球俱乐部总经理于威介绍说,九几年开始潍坊出现了网球爱好者,但人数很少,大概只有十几个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网球的人数越来越多,“不完全统计,潍坊大概有几百人在打网球,我们网协和俱乐部的会员大概有百十来个人,虽然与一线城市相比这个数字差距比较大,但在三线城市中算发展还不错的。” 尤其是近两年,潍坊网协提出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基本上每个月都会组织俱乐部和会员去外地打比赛,与全国的球友进行切磋交流。“去年我们在晋冀鲁豫四省城市邀请赛中获得了团体第四名的成绩,还经常组织和青岛、济南等地俱乐部的常规赛,每次交流他们都会惊讶,说潍坊的网球水平进步太快了。”原潍坊网球协会会长李华成表示,6月份网协马上就要组织队员远赴韩国进行比赛,这也是潍坊网球首次获邀代表城市去韩国打比赛。“去年我们去了美国,今年到韩国,走出去的目的不仅是为提高潍坊网球的成绩,也是要提高潍坊网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只有更多人认识了、了解了网球运动,才能加入到其中来。”李华成说。 核心: 运动中享受快乐 采访中,记者接触到了很多的网球爱好者,在谈到“网球给你带来了什么”时,大家不约而同的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那就是,快乐。哪怕是正在积极备战韩国比赛的网协会员,在谈到自己的网球生涯时,也是一脸笑容,丝毫不见训练带来的辛苦。 “我们经常称自己的协会为快乐网球圈。”潍坊网球协会会员宋颖对记者说,不仅仅是因为打球可以调节身体素质,更多的是缓解了精神压力,由网球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位会员孙传刚是潍坊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他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网球运动,称之为“集众多球类项目优势于一体的趣味运动”。 “既包含小球类的技术含量,又有大球类的运动量,打球过程很有趣味,不枯燥。”孙传刚向记者示范,在打网球的过程中,既出现了乒乓球的反手、拉球动作,也有排球的扣杀、篮球的准度以及足球的跑动,“一场网球下来,你等于同时进行了多种球类运动,调动了全身的肌肉和神经,既锻炼身体也有利于减压。” 王艺璇是潍坊市高新双语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从开始打网球到现在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可是她的变化有目共睹。“朋友们都说我开朗了很多,我自己也觉的心情好了很多。”王艺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之前因为自己又多了个妹妹,觉得爸妈的爱被分走了,所以很长时间都觉得不开心。但自从接触网球之后,那些不愉快的情绪都消失了。“我们打网球都很开心的,不管是和同学还是叔叔阿姨伯伯们打球,大家都说快乐最重要。” 这也正是潍坊网球圈之所以被称作“快乐网球圈”的原因所在吧。 前景: 由小众走向大众 虽然潍坊的网球在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在一些赛事中也获得了奖项,但在同时,于威也坦言,潍坊的网球目前还属于极小众运动项目,“别说和足球、篮球相比,估计连打高尔夫的人多都没有吧。” 谈及原因,原网球协会会长李华成分析说,一是因为网球对场地要求较高,不仅要有开阔的室外场地,而且地面要经过特殊处理,但潍坊市区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场地数量很少,只有寥寥几处。场地是基础,没有场地自然也谈不上发展;二是网球看起来容易,入门比较难,除非有专业的教练,否则只是打“野球”的话,很容易因为摸不着门路而放弃。“潍坊的专业网球教练数量十个指头就能数过来,数量太少了。据我所知,有很多人一时兴起去买了网球拍,也打了几场,但因为上手太慢,没多长时间就挂拍了。”李华成说。 另一方面,很多市民对网球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对网球并不了解,认为既然是小众运动,那么花费肯定颇高。“李娜法网夺冠之后,关于网球的新闻才逐渐多起来,很多人受新闻中李娜一年训练费多少多少这种报道的影响,认为打网球很昂贵,其实对于普通爱好者而言,打网球和打羽毛球花费差不多,我们的会员一年会费大概在2000元左右,无次数限制。”于威说。 为了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潍坊网协除了定期举办各种赛事之外,还特别邀请了孙兵、王太栋两位职业教练,并制定了“青少年培训计划”,与潍坊高新双语学校、文华中学合作,开设了网球课,每周固定派教练到学校进行授课。“我们希望让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网球运动当中,通过孩子向广大潍坊市民普及网球运动。”虽然这项计划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于威对潍坊网球事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目前网球运动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潍坊新场地也在建设之中,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接触网球,对于未来,我们信心十足。”于威说,“希望通过网球,把快乐传递到每一个市民心中。” ■本刊记者 薛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