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峰言疯语:
口袋里的钱,不能当成自己心里的修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的随地吐痰,中国式刻字门等等,都成为一个又一个鲜明“中国”印迹。行者无畏,观者心痛。 此时此“刻”! ■骆雁峰 这几天,一个叫丁锦昊的南京中学生在网络上很是热门。这名学生的真实身份是被“人肉”出来的。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刻下了“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文字。 网友通过微博把这件事曝出来之后,迅速在国人当中发酵。对丁的行为,国人都觉得“无地自容”。这件事闹大了,除了大众口诛笔伐之外,《人民日报》也就此事发过评论。媒体报道出来后,丁锦昊觉得自己做出的事很过分,于是哭了整整一天。“到此一游”,曾经十分兴盛过,好像到过名山大川没有留下一点东西,遗憾得要命。其实老骆觉得,在景点刻字、写字与自己的文化素养无关。就在丁锦昊埃及刻字旧闻曝出来不久,各种各样的刻字留言的版本多了起来。一位香港文汇报的高级记者还在敦煌留下了“参观考察”的墨宝。杭州西湖边上,一对好像是情侣的男女连续六年在同一棵竹子上留言表衷心。也真是坚持力够的,老骆服。 温博士字体不错,尤其是毛笔写“常乐”两字特别有韵味。也不知道,早些年的时候,温博士还是温硕士、温学士的时候,出去旅游时有没有在最显眼又最不该写的东西上留下过自己的名字。老骆见到最出奇的题名,是在公厕里。拉臭臭的时候,还能忍受苦楚,提笔留名,坚忍力真是叫人佩服。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正在大踏步前进。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把小日本气得不轻。这对咱们来说,是件扬眉吐气的事。但是,老骆发现,咱们的钱袋子鼓起来的时候脚步也就远了。出省,出国,整个世界转一转,成为不少人的选择。但是,口袋里的钱,不能当成心里的修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的随地吐痰,中国式刻字门等等,都成为一个又一个鲜明“中国”印迹。行者无畏,观者心痛。就连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近日在一个会上还专门指出,部分游客的素质和修养还不高,常常遭到媒体的非议,有损国人形象。 远了咱们不说,刻字门在咱们潍坊也不少见。自怡园中的小亭子;人民公园里的老树上;还有白浪河边虞河畔,刻这刻那的也是随处可见,不知道烈士陵园的墓碑上有没有人把自己的耻辱写在那神圣地儿。如果说满眼的小广告,是城市的牛皮癣,那么这些正而八经刻上去、写上去的名字和“宣言”又是什么呢?估计不是周星驰恶搞那样简单。 网络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网友们在埃及神庙的刻字中“人肉”出了丁锦昊,那么让我们“人肉”的步子再大一些,从那些冠冕堂皇的刻字背后,揪出一个又一个不管是无心还是有意的“元凶”,让他为自己的行为埋单。 温柔一叨: 在身边随地大小便都视而不见,到国外吐口痰就是新闻了?为什么长城上刻满了谁谁到此一游,大家视而不见,并且也会往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看到埃及神庙上刻着“丁锦昊到此一游”就会倍感耻辱呢? 内外有“别”? ■温明春 报道说,那个孩子哭了一夜,很好。家长很自责,道歉了,很好。知耻近乎勇,相信他这辈子再也不干这样的事儿了,相信很多的家长在嘱咐自家的孩子以此为戒,相信很多的走在旅途的人们都记住了,这是一个很粗俗甚至是犯法的事儿。 我赞同“人肉”。尽管“以暴制暴”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态度,尽管“人肉”本身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尽管我们呼吁要用宽容的态度给未成年人成长的机会,尽管很多的国人都曾经做过甚至正在做,不仅是涂鸦,还有乱吐痰、随手扔垃圾和不按秩序排队。 此时此“刻”,当然是要付出代价。当年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到了五指山,在如来的指头上留下“到此一游”,并撒了泡尿,结果被判处500年有期徒刑,压在山下,不管食宿,全年无假释,无缓刑,每天负重惩罚,放出来还要陪着唐僧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不听话还要被念紧箍咒。如果“到此一游”事件真的能起到如此的影响,倒是一件好事儿。 每个人对于走过的地方,都有一种留下一点什么的冲动,但是把不该留下的留在那里了,而且留下了对文明的破坏,影响了别人的观瞻,那就不是个人意愿能够可以原谅的。狗走过的地方,喜欢撒一泡尿,显示是它走过,可以寻着气味走回来,你是跟旅游车去的,而且嗅觉远没有狗鼻子那么灵敏,就不要乱刻乱画或者折枝弄花,暴殄天物,糟蹋东西。 我们还要反思,旅者的文明,不只是卢克索的国际影响,而是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每次大规模讨论不文明的“景区涂鸦”,大多是在大陆之外的地区发现“墨宝”后引发的,其实在中国景区这种行为也不少。大多数人究竟关注的是国人形象和丢面子,还是“文物保护”?到国外写个“到此一游”就火爆了,在家门口随便划拉、满地写电话号码就正常?在身边随地大小便都视而不见,到国外吐口痰就是新闻了?为什么长城上刻满了谁谁到此一游,大家视而不见,并且也会往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看到埃及神庙上刻着“丁锦昊到此一游”就会倍感耻辱呢? 一代努力可能成为富翁,但是三代努力不一定成为一个绅士。杜绝此时此“刻”,做文明旅者,我们都是参与者。大家都要记住:不乱写乱画、不攀折践踏花草树木、不随意丢弃垃圾,随身携带垃圾袋,并把垃圾带走,这是环境的需要,文明的需要,做人的需要。 除了您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景色的记忆,什么也别带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