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教育
 
标题导航
雷锋精神弘扬者刘建德
环境日里绿地认养忙
寿光5000张便民联系卡搭建干群连心桥
村干部坐班 便民不打烊
考试时肠道“容易激动”
2013年06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干部坐班 便民不打烊



  □记 者 高 文  通讯员 郝际文
  农村干部也像城市“白领”一样坐班,这是记者在昌乐县城关街道采访时发现的新鲜事儿。
  6月1日,星期六,在城关街道南关村委会办公室,来找村干部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坐班的村干部忙得不亦乐乎。记者发现,村民要办理的事儿都不大,甚至有些琐碎:有来变更户口性质的,有来办批二胎手续的,有来办理新婚落户的,也有来开单身证明的……
  前来办理申报新婚手续的村民刘晓龙等了一会儿,就拿到了村委会盖章的初婚证明,他告诉记者:“过去村民办事儿最麻烦的就是找村干部,碰上村干部不在家,再急的事儿也只能拖着。现在村委会天天有村干部坐班,一找一个准,而且有些手续还能由村里代办,既方便又放心。”
  据了解,为方便群众办事,早在2009年,城关街道就探索推行村干部“坐班”制,要求农村“三职干部”(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书)在工作忙时全部坐班,不忙的时候轮流坐班。今年,为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该街道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对农村干部坐班制度进行了规范,对坐班人员、坐班时间、坐班职责等进行了明确。
  正在坐班的南关村文书魏永华说,村“两委”中享受工资待遇的村干部每天8个小时,按时到岗坐班,遇到社区搬迁、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时段,提前上班,延后下班。虽然规定了上下班时间,但由于农村的生活习惯,村干部即使是“下班”了,只要是村民有事,也随叫随到。
  “村干部坐班主要是处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做好上传下达,协调解决居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还负责接待群众来访,积极调处矛盾纠纷,一遇到有什么突发事件,立刻处理或报告。”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彬表示,“推行村干部坐班制,不仅是为了解决村民办事‘人难见’的问题,更是为了密切干群关系,抓住矛盾与纠纷源头,促进农村又好又快发展。”
  为确保“坐班”制落到实处,城关街道制定了签到登记、领办代办、责任追究“三项制度”。村干部每天上班要签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坐班,必须事先向党支部书记请假,再安排其他村干部代班。坐班干部要对群众需要办理的事项全程代理服务,并及时反馈结果。
  “实行村干部坐班以来,城关街道27个村月均接待村民6000余人次,为村民办理计生、低保、新农合、新农保等事项7000多件,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张彬介绍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