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市政协组织委员到莱芜考察学习
市领导调度军埠口片区建设情况
省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考评组来潍
安丘高端打造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品牌
无源蓄冰式矿用救生舱在高新区实现量产
火车站南广场片区改造项目签约
海阔天高任翱翔
2013年06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阔天高任翱翔
——潍坊新兴(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侯江宏 赵欣波 通讯员 王 兵 王 朋

  新兴(创意)业态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着巨大的空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投入647亿元,核心层投入528.3亿元,同比增长50.1%,文化产业增加值194.5亿元,占GDP比重为4.85%。我市始终把发展新兴(创意)文化产业放在转调创的最前沿,始终作为一个新兴重点产业去培育发展。
面上看广度——
新兴业态活力迸发

  潍坊软件园、寿光软件园等专业动漫产业园区,潍坊创意产业园、泰华领域创意产业园等创意产业园区和一批优秀动漫企业在日渐壮大。其中,寿光软件园现已落户7家动漫企业,初步形成了动漫创作、网络游戏、衍生产品生产等多项业务。正在建设的盈福广场动漫基地,总投资8.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辐射山东半岛的动漫产品研发制作基地。中动传媒动漫基地将建设动漫制作中心、动漫培训中心、动漫音效工作室等技术平台。
  良好的发展环境,催生了一批优秀动漫作品。以潍县萝卜为题材创作的电视动画片《精灵萝卜娃》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寿光蔬菜种植为素材创作了30集动画片《菜娃传奇》,蓝狐动漫制作的动漫片《星孩》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科技动漫游戏峰会国产动漫精品奖最佳效果奖。中动传媒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与美国好莱坞王朝影视特效公司签订了5000万美元的动漫外包协议。
  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我市在文化企业的改制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探索,传统资源优势被进一步激活:整合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综合网站和移动电视等资源组建的潍坊广播影视集团,2012年经营收入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5.99%,进入全国地市级广电30强。全市11家电影公司全部转企改制,市电影公司并入潍坊广播影视集团后,在提升中天影城的基础上,建设了中影国际影城,今年将投资2000万元新建3个城市电影院。目前全市共有城市电影院24家,2012年实现票房收入6000万元,比2010年增加了三倍。
  为加大对文化产业引导和扶持力度,我市设立了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潍坊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公司以“文化+金融+科技”为创新核心,坚持“文化融合资本,交易提升价值”经营理念,在促进文化产业要素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流动,探索文化艺术资源与资本对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发多项创新型文化产权交易业务和文化艺术品跨界整合产品,年度文化产权进场交易额9230万元,在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效益显著。今年,公司确定了“打造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平台”的战略目标,将为我市文化项目融资及运作、文化权益类交易、文化产品推广提供全方位服务。
  “潍坊新兴文化产业早先就有良好的基础,例如万佳网络文化园,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山东惠影科技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如今,潍坊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有目共睹,在文化消费逐渐井喷的形势下,潍坊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前景令人期待。”除了政策上的东风劲吹,更宝贵的是,潍坊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宝藏,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有可为。潍坊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高密还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将“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地理更广泛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潍坊注册的文化企业有3000余家,注册资金总量150亿元,画廊、书画室达2000多家,年书画交易额55亿元。这些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将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提供无穷的动力。
  “风筝之都”、“中国画都”,响亮的名号为潍坊带来的是文化艺术品销售的倍增和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也为新兴文化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自2010年起与文展会同步举办的中国画节,汇聚了中国美协领导和诸多国家级书画艺术大师,累计成交额达20亿元。2013年第三届中国画节暨中国(潍坊)第六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开幕式上,中国画学会向潍坊市授“中国画都 山东潍坊”牌匾。本届中国画节与往届相比,展区面积扩大了三倍,面积达20000平方米,设置了10个展区、50多个板块,来自内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近5000位艺术家的10720幅作品参展,开创了高端、综合、群体型中国画展样式的先河。经世界纪录协会认证,第三届中国画节创最大规模的中国画展世界纪录。全国各地3000多家画廊前来参观、洽谈交易,实现交易额8.63亿元,真正把中国画节办成了全国最大的书画交易展会。
  文化品牌带来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更加助推了潍坊书画市场。潍坊书画交易全国闻名,有“全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潍坊”的说法,全市年交易额过100亿元。
  位于高密市的山东惠影科技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影视放映,还音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教育影片的拍摄、发行、放映,数字影院的投资运营等,始创于2008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先进单位”、“山东省文化企业30强”等荣誉称号。公司以流动数字放映设备为突破口,抓住了中国电影数字化改造的机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一个处于濒临破产的企业,转危为安,异军突起,成为文化产业行业内的一颗新星。
  该企业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独特发展要素——科技和创意的重要性。
  山东中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综合“产”、“学”、“研”于一体的专业动画创作、培训、研发机构,有中讯网络科技、亚联节能等8家兄弟公司加盟,已有员工上千人。中动传媒不仅投入巨资配置大量专业设备,用以满足制作高水平动漫产品的需要,而且重金聘用来自湖南宏梦卡通集团的动漫导演与设计师等多个国内优秀团队,并投巨资用于人才培养。目前,公司已获得中央电视台、日本富士电视台两个大型的意向合作项目。
  昌乐百灵乐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电吉他、电贝司、木吉他、木贝司的文化产业生产企业,企业除积极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外,还积极做好文化的推广工作:每年都向中小学捐赠电吉他、木吉他等乐器,并依托资源优势,让调音师闲暇之余为群众开设吉他培训课,组建民间乐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类似百灵乐器的文化产业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也将社会文化事业作为了企业责任的一部分,通过品牌文化的创建,达到影响市场、造福社会的效果。
  企业在新兴的行业摸着石头过河,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新兴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的支持。位于寿光市的潍坊科苑数字公司主要从事影视动漫制作、软件开发、3D游戏开发和多媒体设计等高新技术业务。公司经理金梅娥介绍:“过去,由于公司高层次文化人才紧缺,去年,我们从北京、广州、浙江等地引进了6名高端文化人才,全部由市里给予30至300万元的资金资助,让我们留住了人才,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为全面保障促进文化寿光建设,寿光市推出“全方位”扶持政策,从财政扶持、工商管理、土地保障、税费优惠、投资融资、人才开发等各方面进行护航。
  从寿光的创新做法可以折射出我市政策扶持的影子。寿光市从2012年起设立了文化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文化建设发展提升;从今年起,新设5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全市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2012年,寿光市仅软件园入园企业就达100多家,聚集软件、动漫、影视等高端人才2000多人,实现产值达3.5亿元,成为山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寿光市的一揽子扶持政策,让文化产业在菜都蓬勃兴起。
  坚实的政策优势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犹如中流砥柱,另一个典型就是高新区动漫产业。在潍坊,经国家认证的两家以及正在认证中的一家共3家动漫公司均坐落在高新区,原因很简单,高新区拥有绝对的政策扶持优势,比如孵化器、免房租,此外如果原创作品得以在中央电视台播放,那么每播放一分钟将获得两千元的补贴。
线上看长度——
着眼长远破解困境

  新兴文化产业为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市新兴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诸如相关专业人员缺乏、资金投入有限、相关支持政策缺乏、产品转化率低等问题,也同时困扰着刚起步不久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当前,摆在文化企业面前越来越突出的是人才问题,特别是县域文化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劣势表现的很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东惠影科技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不将企业科研、营销中心向大城市转移。正如企业的切身体会,我市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困境不容乐观:其一,不同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中小企业面临的是风险大、技术更新换代快的局面,一旦技术被淘汰,则可能迈入生死存亡的境地;其二,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或抵押而被拒贷的问题较为显著,银行所起的作用只能是锦上添花,面对大的发展较好的企业,资金来源水到渠成,而中小企业无此保障,无形中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许多障碍。
  把脉我市新兴文化产业的“事业线”,如何做好做强新兴文化产业?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刘杰认为:相对于传统文化产业而言,新兴文化产业主要包括网络文化、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演艺会展和广告传媒等行业门类。潍坊新兴文化产业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大的突破性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当前亟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通过建立人才库的形式,把全国在这一领域的人才档案储备入库,加强联系;以合作的形式实现潍坊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我市职业院校加强专业设置,培养相关人才;政府帮助建立融资平台,出台相关的信贷政策支持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