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为切实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我市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全面做好防汛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汛期历来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且极易因自然灾害引发次生衍生事故。为此,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提前部署、准备充分、预防得力。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及时掌握气象和灾害信息,灵敏反应、超前预防、果断决策、有效应对。 突出工作重点,组织汛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单位突出重点,针对不同行业领域、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特点,制定汛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并结合“打非治违”等工作,立即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搞好除险加固和治理消除工作。充分发挥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技术优势,组织其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排查治理隐患。矿山企业切实加强防洪和防治水工作,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企业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和工艺要求,民爆企业认真贯彻《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冶金等工贸企业重点检查厂房和员工宿舍防洪防汛措施到位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工地存在滑坡、崩塌、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全面掌握、超前防范、彻底治理。渔业船舶、水上交通及海上石油作业做好台风、海浪、风暴潮、大雾等恶劣天气的防范措施,大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制定及时有效的预警预防措施。铁路、公路、市政工程及其他各行业领域企业都结合实际,落实安全措施,切实做好汛期因暴雨等自然灾害引发各类事故的防范应对工作。 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安全度汛。加强汛期值班值守,确保相关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和处置。进一步完善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通知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灾害或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到组织领导有力、救援到位及时、物资装备充足,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