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连线基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村民再也不用趟水出村了
市供销社向帮扶村捐赠微机
“让作风好的干部受重用”难点何在
2013年07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作风好的干部受重用”难点何在



  马龙生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专门会议指出: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挥棒”推动作风转变。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让作风好的干部受到重用,让作风不好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
  在笔者的印象中,今年2月,习总书记在甘肃调研时就曾强调过,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使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那些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那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那些享乐思想严重、热衷于形式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凝聚党心民心。当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幕拉开之际,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再次提出这一要求,足见官场的用人价值观,对于党的群众路线能否得到贯彻落实,起着决定性影响。
  虽然我们无法否认,在干部队伍中,好的和比较好的,依然是大多数。但也确实要看到,少数不实在、玩虚招、脱离群众、公众形象不好的干部,其很容易被群众放大的负能量,不仅会拖住整体事业的后腿,做不成真正有益于百姓的大事,而且对党的凝聚力、政府公信力以及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具有抵消作用。因此,从组织路线、用人理念上排斥这部分干部,就不能不从这部分干部的生存环境、以及如何改变这种环境入手。
  从生存环境看,玩虚招、脱离群众、公众形象不好的干部,主要依存于两类土壤:
  一是个人意愿主导。客观来说,官场上历来存在两类生存:一类是靠实实在在的能力,踏踏实实的作风,不含水分的政绩立足;另一类是做官一塌糊涂,给领导办私事、利用领导的某些人性弱点投机钻营的能力很强。领导的一些灰色欲望,一旦被这样的人所利用或满足,官帽就很容易被当作回报送给他们。当然,这样的回报,多是以领导个人意愿或明或暗冲击民主程序造成的。这也是“让作风好的干部受重用”的第一个难点。
  二是官场风气主导。大事干不了,小事不屑干;不干实事,很会“来事”;宁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保证不出事;自己不干事,也怕别人干成事;官话套话不离口,解决问题没招数……这样的干部,实际上就是靠当官混个待遇。
  “让作风好的干部受重用”是一个重要导向:我们从事的任何事业,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人的身上。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得不到重用,一切都无从谈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家奴式官员游走于官场,庸懒的官油子充斥官场,原因在于他们的上司还希望下属中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于公于私,大家方便。再把话说白了,“让作风好的干部受重用”之所以被总书记特别提议,就是因为当今有权提拔干部的一些干部,本身的公共意识就没有那么纯粹,对于有能力为自己办私事、扛麻烦的下属还有需求。这些干部的作风不转,“让作风好的干部受重用”就落不到实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