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残疾人事业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人口计生
 
标题导航
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幸福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残疾人保障法》贯彻实施情况
全省残疾人辅具适配技术培训班在潍举行
“共享阳光 关爱残疾人”摄影大赛开始征稿
一场令人心动的颁奖晚会
搭建温馨的家
我市成功举办第五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2013年08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幸福
——访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调研员张世良



  “重度残疾人发生活补助、残疾儿童可就近入园、老年残疾人有高龄补贴、残疾人危房免费改造、白内障残疾人免费手术……近年来,高新区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作为民生工作的切入点,加快保障和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推出一系列帮扶救助残疾人的政策和措施,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到生活在高新区更幸福。”近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调研员张世良对记者说。
  张世良说,加快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残疾人生存权和发展权,让广大残疾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根本举措。高新区围绕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重点在帮扶救助残疾人、改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条件和加强残疾人养老保障等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张世良说,为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生活,高新区出台了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政策,将157余户重度残疾人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在发放低保救助金的同时,每月发120元生活补助,普通重度残疾人每月发60元生活补助,同时资助16-59岁重度残疾人每年235元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积极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组织专场招聘会4次,培训残疾人96名,帮助2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为45名残疾人发放创业扶持资金。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为34名残疾人危房重建和修缮房屋。积极完善学校、慈善机构、社会联动式全接纳孤残儿童教育策略,构建健残一体化教育长效机制,对31名残疾儿童实行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过程资助。
  张世良说,加快残疾人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实施政府补贴制度,逐步完善康复服务机制。建成白内障“无障碍区”,为1000名白内障患者建立档案,对200余例符合手术条件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开展精神病康复防治,为77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建立档案,集中入住精神残疾人托养中心,每人每年发放4000元住院补助和500元药物补贴。“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期间,通过新闻媒体、专家讲座等方式,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并为150余名患者进行免费义诊,为215名贫困肢体残疾人发放轮椅,为11名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为26名低视力患者发放助视器,为188名听力残疾人发放闪光水壶和门铃,为21名肢体残疾人安装洗浴坐便两用椅,治疗9名脑瘫智力儿童。实施银龄安康工程,为60—80岁残疾人赠送意外伤害保险。
  为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养老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区内老年人和残疾人托老养老需求,高新区先后建设了安养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和精神病人托养中心。
  张世良介绍说,安养中心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投资3.5亿元,设置床位3000余张。一期工程鹤颜公寓和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主要用于集中供养五保和孤残老人。二期工程鹤鸣公寓主要面向社会提供托老服务,已有100多位老人入住。目前,安养中心已为30余名老年残疾人提供供养和托老服务。残疾人康复中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设床位300张。
  康复中心配备了偏瘫康复器、肢体协调练习器等康复器材,能够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康复照料服务。精神病人托养中心集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咨询和教育为一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1500万元,设开放式、封闭式病房,设计开放床位100张,预计年底建成投入使用,为精神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托养服务。
  另外,高新区还加快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在5个社区设立日间照料中心,为独居老人、残疾人提供生活服务。实施“阳光家园计划”,资助精神残疾人托养机构30余万元,为居家托养残疾人发放补助资金15万余元。 
           记者刘名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