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
近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五部门明确,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更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 此政策一出,引起一片叫好之声。之前一些“烧钱”晚会大行其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反感,豪华晚会明星轮流转,除了短暂的喧哗和用滥的段子,很多晚会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大型演出门票动辄上千,一般老百姓看不起,晚会演出追“明星”捧高了他们的身价,降低了艺术标准;只追求短暂的震撼力,忽视了真正的文化价值。 我省在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之初,就提出了“节俭办会”的宗旨,在开幕式上,直接取消了大型综合文艺演出,代之16分钟的简短开场仪式,剧场环境布置总计投资不足100万元,开创了国内大型活动开幕式“节俭”的新风尚。 在我市,十艺节潍坊市筹委会严格按照节俭办会的精神,以“欢乐十艺节·幸福潍坊人”为主题,以群众文艺展演为主要表现形式,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组织方在舞美设计、演员阵容等方面务实从俭,利用广场原有木质平台铺上红地毯改造为演出舞台,演出现场没有明星助阵、不安装LED显示屏、不使用大型灯光音响设备,志愿参演的演员全部为我市业余文艺团体的爱好者。在人民广场的演出中,安排的座椅早就坐满了人,还有市民们自带马扎板凳来观看演出。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演员的表演依然认真,合唱、独唱、快板、跳舞,精彩节目一个接着一个。现场的一位退休教师告诉笔者:“免费演出让我们老百姓能够有机会多看现场,这比电视上那些换汤不换药的明星好看多了,即使有点破音和忘词,你会觉得特别真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禁豪华晚会,禁的是奢华浪费和盲目跟风,当晚会不再用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来支撑的时候,制作方才会静下来思索如何提升晚会的艺术性;当演出不搞高票价,不搞送票的时候,组织者才会认真考虑如何用优质的节目吸引更多的观众,“原汁原味”反映群众们的日常生活、真正体现群众们需求的演出,就算场地简陋一点、道具简单一些,到头来照样会受到群众们的欢迎。也只有这样的晚会和演出才能专心于文艺的创新性,走上文艺质量比拼之路。这时才能让更多普通人看得到、看得起晚会,这才迎来真正的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