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祖岩
最近发现,有些基层干部的眼睛习惯向“上”看,对一些事关百姓的“小事”不闻不问:有的认为小事太小,不屑于做小事,甚至拒绝做小事;有的面对群众来访,习惯往外推、借口忙;有的只做大事,抓大项目、大工程,搞“亮点”。其实,小事虽小,但不容“小视”,否则,小事干不好,可能会破坏大事,老百姓不会满意,更不会认同。 可以说,小事折射形象,小事影响全局。分析有些基层干部不愿意干小事的原因,首先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这些干部缺乏责任感,宗旨意识不强;同时,这些干部存在急功近利心理,急于表现自己,树立政绩。然而,这样的“抓大放小”的处事心态,影响了干群、党群关系,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干部身在民生“关口”、处于服务一线,要时时从思想上“慎小”、“戒近”,始终牢记我们党的宗旨,积极转变作风,要主动走到群众中间,走到田间地头,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件小事,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大事与小事并没有绝对标准,换个角度和场合,小事可能成为大事。以笔者之见,要干大事,办好小事是基础,整天只想着干大事,不脚踏实地地从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做起,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要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解决的小事入手,把群众的小事当工作的大事来对待,在办小事中积累经验、锤炼党性,做好老百姓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