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直联 ◆立体防控 ◆多元调解 ◆畅通诉求 |
寿光全方位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
|
|
本报讯 (记者张传亮 通讯员张磊)今年以来,寿光市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推动均衡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注重发扬为民理念,不断完善联系群众、社会治安、诉求解决、矛盾化解四大服务群众体系,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干群直联”促和谐。自2012年开始,寿光市建立了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全市7066名机关干部职工按照领导干部每人5户、一般干部每人3户、5200余名村(社区)“两委”干部每人30至50户的形式,实现了对全市975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农村居户全覆盖联系。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先后联系走访群众170余万人次,发放便民联系卡30余万张,受理办理群众诉求24658件,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深化了与群众的感情。 “立体防控”保安全。“今年以来,我们利用视频监控抓获犯罪嫌疑人174人,破案596起,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寿光市公安局视频侦查室工作人员介绍说。按照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全时化的要求,寿光市以视频监控全覆盖为目标,全面打造社会治安立体化、全时化防控格局,极大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多元调解”消纠纷。寿光市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方针,重点搭建了“三个调解平台”:依托信访局成立市级调处中心,依托法院设立了诉调对接中心,在镇(街、区)成立综治维稳中心,积极发现、掌控、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今年以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42件,有效减少了社会隐患。 “民生渠道”畅诉求。寿光市以市社情民意受理服务中心为基础,全面整合热线、互联网、干群直联、群众来访、社会评议、民意调查、便民联系卡、社情民意联络员“八条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信息。同时,借助“寿光民声”、“网络问政平台”等网络服务平台,打造了24小时不下班的“网上政府”。今年以来,通过各类渠道受理办理群众反映的问题24685件,化解问题纠纷1498起,有效理顺了群众情绪,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和谐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