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玉凤
日前,“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快递公司人员在提供快递服务的同时,还将收集到的公民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公开出售,并且形成了一个“灰色产业”。 继通信、房地产、银行等行业后,快递业似乎正在成为新的公民隐私泄露重灾区。而相比于房地产、银行等传统行业所泄露的个人信息,快递单信息更完整,背后隐藏的社会危害性更大,不但容易滋生冒领快件、恶意炒作个人信誉等事件,还容易诱发入室抢劫杀人、敲诈勒索等刑事犯罪。因此,相关各方应积极参与、快速行动起来,尽可能防止快递泄露个人信息。 客观地说,无论是快递行业出现泄漏个人信息的事件,还是房地产公司和银行泄密,都跟其违法成本低,有利可图以及监管不够甚至缺失密切相关。因而,要消除快递市场泄漏个人信息的隐患,执法机关不仅要依法加大对倒卖个人信息行为的处罚力度,还要监督快递公司完善技术手段,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与员工约定泄露信息的违约责任。而对于那些暗中默许、纵容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快递企业,更要依法严惩。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既是快递公司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成就自身信誉的一个重要渠道。因而,快递公司应以对客户和自身负责的态度,增强自律意识,完善自身制度,创新技术手段,尽可能堵塞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员泄漏个人信息的漏洞。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能完全杜绝个人信息被泄露,但总能有所避免。因此,网民在网购时应及时练就一副火眼金睛,尽可能选择大型、正规、信誉好的快递公司。在不影响收取快递的情况下,填写个人信息时可进行适当的模糊处理。在收到快递后可通过撕毁、涂抹、焚烧等方式,及时把姓名、地址、电话、快递单单号等信息销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