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大明刚刚带团出国海外游学归来,近年来他很忙,特别是到了寒暑假。游学热近两年成几何级数膨胀起来,行情逐年上涨,报名人数激增、价格不断攀升。其实,当荷包鼓起来头脑热起来的时候,当生活越来越体面之后,教育理念真的也随之成熟和理性了吗?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说,有的学生学习成绩确实很棒,以后都是冲着国际名校而去的,现在就要做好铺垫。但对有的孩子而言,游学之后的购物更是对他们的奖赏;还有一些家里生活水平一般,也要表现出不差钱的样子,比着花钱谁都不甘落后。 同时,很多游学机构也不是考虑游学的效果和性价比,各种名头很响的游学团就是奔着家长的荷包而去的。游学项目一窝蜂地上马,其实主要是旅游,学不学已经在其次,加点交流的活动,到名校门口瞄一眼,蜻蜓点水式地体验一下即可。 家长们也在比拼自己的荷包,别人家的孩子去的,咱也去的;就像别人家的孩子上了重点中学,自己的孩子没有上,心里就会产生落差,就会很没面子。很多家长想的是,假期让孩子游学是理想的选择,学多少无所谓,游一游也不错;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投资投多少都值得,钱花在孩子身上都值得。不管游学费用多么昂贵,只要孩子有收获,家长这样一想就觉得值了、释然了,还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看着海外游学水涨船高的趋势,说这些不顺应潮流的话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作为一个对孩子负责任的家长,面对游学热潮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现在人们很少思考这样的游学值不值,不光是金钱投入值不值,而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的过分预期,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值不值。或许孩子们是增了学识长了见识,但对孩子的价值培养、意志品质、道德判断等素质的养成,并不一定就是正向的收获。总之,让过热的游学降温,是靠个把偶然事件,还是需要家长、学生、学校、教育机构的冷静思考?■本刊综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