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教育·培训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新学期,家长反对“不留作业”
各地新生报到 报到处门庭若市校园遭堵
需要冷思考
家长必读:四类学生易患“开学恐惧症”
新学期专家写给家长的十个建议
2013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必读:四类学生易患“开学恐惧症”



  无论多长的假期,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短暂的。新学期开学,对于他们,老师和家长特别应当关心的,不是书本文具,而是:他们在心理上准备好了吗?
四类学生易患“开学恐惧症”
  新生及毕业班学生,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以及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生,这四类学生是“开学恐惧症”的易发群体。他们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就是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进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
  另外,“尖子生”也会出现“开学恐惧症”。很多平时成绩优异的孩子,因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追求完美,同样会在开学初期出现负面情绪。
开学第一周是“发病”高峰期
  其实,孩子出现“开学恐惧症”是正常现象。据调查,75%—80%的学生在开学前,都会有“不想开学,害怕开学”的念头。还有很多孩子一想到开学,就会出现头痛、失眠、焦虑,甚至呕吐、恶心等症状。
  虽然是正常现象,但若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积极调节,也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这是因为任何负面情绪长时间存在,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开学后第一周是出现“开学恐惧症”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干预最关键的一周。家长和老师在此阶段都应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帮助他们排解不良情绪。
老师、家长联手引导效果更好
  通常,多数“开学恐惧症”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自然化解。但在这个特殊时期,若老师能与家长联起手来,加以正确引导和干预,不但能缩短适应时间,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老师应和家长建立联系,采用协同观察、共同鼓励的引导方式,随时关注学生动态,互通有无,积极配合。
  其次,要搭建学生间的互动。可多安排一些学生互动游戏,调动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充分建立学生间的亲密友好关系。
  第三,调动积极心态。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回想上学期的收获,确立新学期的计划,同时与学生聊一些愉快的新鲜事,帮助学生放松紧张心情。
  第四,减轻学习压力。开学之初,老师应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不要一味地安排紧张的功课,让孩子有一个逐步适应新学期的过程。家长也要克制攀比之心,以免把压力及不安情绪传递给孩子。
  第五,老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们把旧书捐给贫困地区或失学儿童,这样不但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还能快速建立起与同学、朋友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收获不一样的快乐。
         ■本刊综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