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刘晓杰 通讯员乔秀玉)近年来,寒亭区寒亭街道一直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实行文化强街,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施镇村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全民健身、全民阅读、“三下乡”、“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惠民利民工程,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文化发展的成果。 注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文化惠民”这一目标,街、村两级先后投入500多万元,为辖区内36个村,9个社区开辟了健身活动场所,配齐了多功能健身器材,乒乓球室、台球室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健身、休闲、娱乐。投入70多万元,为30多个村设立了农家书屋,为9个城市社区设立图书阅览室,为每个书屋配备农业、科技、家庭、儿童等各类图书2000余册,培养了群众的阅读习惯,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除了文化大院建设的突飞猛进以外,街道还大力培育扶持形式多样的“乡土文化”。目前,全街道现有京剧团、吕剧团、秧歌队、舞龙队等公益演出队50余支,他们广泛活跃在城乡各地,一年演出200多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