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特别关注 |
第03版
综合新闻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春考增加本科计划 中职普高学籍互转 中职生全部免学费 |
我省出台多项职业教育新政 |
|
|
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我省近日出台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制约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大胆改革突破,出台多项新政。重点在职业教育招生考试、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 增加春季高考本科计划 今年我省在青岛、潍坊、德州的8所中职学校、全省11所高职学校和12所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了中职与本科“3+4”、高职与本科“3+2”分段贯通培养招生试点,录取线分别超过当地普通高中录取线和全省本科二批录取线,打破职业教育向上不能贯通的体制“天花板”,破解了长期以来“低分才进职校”的难题。 致力于进一步给职校学生以技术技能、学业晋升的路径、发展的希望和公平的机会,我省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构建与普通教育并行并重的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建立上下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路径,包括“扩大3年高等职业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3年中等职业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范围和专业覆盖面,单列招生计划”、“以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为取向,完善春季招生考试制度”、“对获得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三等奖以上、省级一等奖的学生,免试技能和专业知识,根据语文、数学、英语3科考试成绩,单独划线、择优录取”、“建立职业院校优秀学生推荐升学制度”、“启动高职院校注册入学,争取省属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试点”“调整高等院校生源计划,从2014年起逐年增加并单列春季高考本科招生计划”等。 春季高考测试专业技能 我省从2012年开始实行“知识+技能”春季高考,但技能考试是“在纸上考技能”。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技能水平,我省将从2014年春季高考进行“专业技能实操考试”,现场进行专业技能测试,专业技能230分、占总分的31%。专业技能考试由具备相应专业优势和考试组织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或本科院校作为主考院校,成绩在考生报考我省招生院校的相应专业时通用。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现状,2014年春季高考专业技能考试将有17个专业、37个类目。 中职普高学分互认学籍互转 新政提出“2014年3月底前各设区市建立职普统一的高中阶段招生平台,由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在青岛、潍坊、德州市开展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今后,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探索在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实现学分互认、学籍互转。 鼓励学生毕业拿“双证” 新政提出“鼓励学生一专多能,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将中职教育‘双证互通’试点扩大到所有合格学校,由设区市负责审批认定;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支持双方学生同时取得专科学历证书和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支持各类高等院校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教学计划”。作为支持措施,还提出“积极支持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招聘教师学校说了算 传统的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几乎完全参照招考公务员的方式和内容,学校参与度很小。新政提出“改革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制度,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以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由学校遵照有关规定面向社会公开自主招聘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教师”、“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师准入制度实施办法”、“专业教师招聘要以测试专业技能和执教能力为主,将专业工作经历和职业资格作为基本条件”,全面落实学校的招聘主体地位。 为吸引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任教,我省提出“允许教学急需但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业人才参加职业学校招聘,合格的先作为兼职教师使用,待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再转为正式教师”,为缺乏教师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职校任教建立起“绿色通道”。 中职生全部免学费 新政提出“从2013年秋季起对全省中职教育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经费由省、市、县三级分担,对没有落实配套资金的地方进行问责”。同时,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日常办学成本、财力保障等因素,提出“制定中职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将免学费补助转换为按专业补助公用经费的新机制,对第三年级同样全额拨付公用经费”,按专业类别确定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基本标准,让拨款更科学、合理,也解决了以往对中职免学费只补助两年半费用的问题。 新政还提出“研究制定高职院校、技师学院生均预算内经费拨款标准,2015年全部落实到位”、“对提前落实到位的,省财政给予奖励”。其中,作为试验区,青岛、潍坊市2013年达到辖区内本科院校标准,德州市2015年达到辖区内本科院校标准。 “给力”潍坊民办职教 从2014年起,我省通过采取财政奖补、选派公办教师支教、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并研究制定民办职业教育实行营利性、非营利性分类管理办法,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土地、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 同时,在青岛、潍坊、德州市开展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教师社会保障与公办学校教师同样待遇试点,有效解决民办职业院校教师的后顾之忧。 记者刘名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