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基固本促发展 |
——庙子镇推进“双强双促”活动纪实 |
|
□本报记者 侯江宏 王 莹 通讯员 李元文 丁红靖 68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级活动场所新建翻建工程,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24个村引进致富增收项目,12个村的村内主大街完成硬化,20个村级卫生所改造提升工程全面竣工,一大批涉及民计民生的实事先后完成……今年以来,青州市庙子镇把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作为“双强双促”活动的重中之重,组织“第一书记”进村入户,抓住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集中实施矛盾纠纷化解、村级事务公开、活动场所建设、后进班子治理、党员队伍建设、集体经济增收以及惠民实事开展“七件实事”,扎实推进“双强双促”活动深入开展。 保和谐 维护基层稳定 近日,庙子镇政府来了一位特殊的来客,手拿一面锦旗,一定要当面交到该村“第一书记”手中。来客是梨园店村的张连秀,原来她丈夫与他人发生口角被伤,由对方支付的赔偿金迟迟不到位。“第一书记”王连胜得知后,通过多次沟通协调,使张连秀终于拿到了赔偿金。 “双强双促”活动开展以来,庙子镇组织“第一书记”深入联系村了解矛盾纠纷苗头,全面分析原因,对症下药,确保第一时间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中,目前全镇已解决矛盾纠纷苗头180多件。同时将全面落实村务公开制度,作为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抓手。该镇进一步明确村务公开责任人,对公开的时间、形式、范围、程序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指导各村亮出家底,公开收入、支出,让群众广泛知情,消除了一大批矛盾纠纷苗头。 强服务 夯实基层基础 10月21日,孙家岭村村民纷纷聚在一起,庆祝村级活动场所的建成。孙家岭是一个不足40户的小山村,多年来开展活动都是在支部书记家中进行,非常不便。今年通过“第一书记”积极协调、多方筹资,党员群众终于有了开展组织生活、娱乐活动的“新家”。 “双强双促”活动开展以来,庙子镇组织各“第一书记”主动与联系村对接,对34个不达标的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新建和翻建,目前已经有30个村完成主体工程,其余也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同时为加强为民服务水平,该镇狠抓后进班子转化治理和村级党员干部素质建设,坚持“开门”学习,组织村干部到先进村观摩学习,在现场体验成效、寻找差距,提升了干部素质,增强了为民服务本领。 促发展 提升基层水平 近期,在南崔崖村,村民已经习惯每天到庄稼地里查看庄稼长势的同时,再到山上关注一下核桃苗的生长情况。南崔崖村今年引进了优质核桃种植项目,共流转山地、荒地一万多亩,全部种植了核桃。 今年庙子镇组织“第一书记”立足各村实际,引导各村重点发展核桃种植、有机旱菜种植等项目,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有20多个村庄引进适合本村实际的致富项目。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庙子镇注重把活动开展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着力办成一批惠民实事。今年抓好了村级安全饮水工程、活动场所建设、道路建设、卫生室改造工程以及平安亮化工程等重点工作,集中解决一批事关民生的实事,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双强双促”活动的开展,为庙子镇各项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平台。镇党委书记李晓红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始终坚持‘将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无限的民生事业中’,‘双强双促’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我镇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力度提供了契机,随着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发展根基将更加牢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