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品位 高水平 |
——高新区全面推进“三大任务”、实现更高层次新发展述评(四) |
|
本报评论员 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是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升市区”战略部署确立的重点目标任务,是高新区发挥全市“科技创新高地、科学发展引擎”作用,实现创新驱动、转型提升、科学发展的关键。高新区只有瞄准目标、抓住重点、拼搏实干,加快城市化建设,提升城市化水平,才能为全区产业发展、民生幸福提供有力支撑。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实践证明,提升城市化水平,既有助于优化发展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又能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作为主城区之一的高新区,必须坚持外延拓展和内涵提升并重,在城市建设上坚持现代生态,在城市管理中坚持精细科学,在城市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统筹旧村改造、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现代服务、社会保障、精神文明、基础配套和劳动力转移等多个方面,着力提升城市承载功能,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城区。 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顺应人民群众提升生活品质新要求的战略举措。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提升专业园区、壮大产业群体、完善产业链条、集聚创新资源、提高生活品质等都对高新区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和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着眼于打造城市发展的制高点,在进一步明确市区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提高统筹规划水平,合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旧村改造和农村城市化,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地标性城市景观,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计划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达到25万以上,全区城市化率达到86%,各项社会保障水平在全市领先。这一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思路举措,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涵,指明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和首位度。 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必须加快旧村改造。实践证明,抓好旧村改造,不仅能改善群众生活、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内涵,还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高新区要实现转型提升,就必须进一步抓好旧村改造。今年以来,高新区着力推进旧村改造和项目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村城市化集中居住区,浞景、银通、清平、张营、渭水苑集中居住区初具规模。 站在新起点,高新区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区定位,合理安排空间发展布局,加快农村集体资产改制和“村改居”步伐,全面完成旧村改造任务,形成生活居住、产业发展、行政办公、商务休闲等配套联动、相互支撑的良好发展格局。 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必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城市建设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不但是居民生活的必备条件,而且是吸纳生产要素、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为此,高新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加快基础配套、公共服务和生态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承载功能。坚持把眼前实际需要与城市发展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完善提升道路交通、电力公交、供水排水、供热供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城市形象,增强高新区的吸引力。 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必须提升城市功能品位。一个城市建设得好不好,主要看功能和品位。高新区只有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才能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肩负起服务全市发展的责任,为提升全市整体发展档次作出更大贡献。高新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环境高品位”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承载功能,加快打造潍坊东部新城。 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高新区不仅要从长远和全局出发,科学合理提出城市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制定科学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更必须着眼当前,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我们坚信,只要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创新实干,就一定能够在提升城市化水平的新征途中,不断迈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