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四川省巴中市是革命老区,也是连片贫困山区,地处川陕结合部。近年来,巴中市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实施开放合作战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经济呈现后发追赶的良好势头。从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全面介绍巴中市的经验做法,以期对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本报记者 王冠华 革命老区巴中 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和成都、重庆、西安“金三角”的腹心地带。1993年10月成立地区,2000年12月撤地设市,辖巴州区、恩阳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188个乡镇,是国家规划的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巴中历史悠久,夏商建古巴国,春秋属巴子国,东汉置县,北魏置州,迄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巴中文化底蕴深厚,是巴人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诞生了北宋天文学家张思训、“20世纪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等历史文化名人,“巴人文化”、“三国文化”和“红军文化”交相辉映。巴中旅游资源丰富,有融自然风光、地貌奇观于一体的光雾山·诺水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米仓山、天马山、镇龙山、空山四个国家森林公园,有全国最大的红军将帅碑林、红军石刻标语、红军烈士陵园,是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有“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巴中生态特色鲜明,山地特征明显,地理落差较大,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55%,有野生动植物资源2000多种、植物类药材1500余种,被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久负盛名的中国银耳之乡、富硒茶之乡、金银花之乡、核桃之乡、南江黄羊之乡。 未来之城巴中 巴中市有400多万人口,内在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较大,同时,随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纵深推进,巴中被列为秦巴山区区域中心城市,在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公共产品、产业发展以及区域市场的开发投资等领域具有较大潜力。此外,随着交通及区位优势的凸显,巴中市在商贸、物流、旅游等方面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将逐步增大,区域性市场空间广阔,市场半径向南可扩展到重庆、成都,向北向西可扩展到陕西、甘肃,向东可以扩展到河南、湖北,辐射人口超过3亿。 近年来,巴中注重错位发展,奋力推进“两地两区一中心”(即“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发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接地,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川东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建设,全市承接产业转移条件逐步成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