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邑市地处山东半岛西部,东与莱州、平度、高密隔胶莱河相望,南、西与潍坊市区相接,北临渤海,属于胶潍两河平源,南北狭长,扼半岛要冲。自古以来民间道路纵横,交通比较便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昌邑历史悠久,清乾隆昌邑县志载:“昌邑其地一名芙蓉,本周纪国之鄑邑。”《春秋·庄公元年》载:“齐师迁纪鄑”,即此。战国时名都昌,为齐七十二城之一。汉置都昌国,后除国为县,是谓都昌县,属北海郡。唐代曾一度撤销,宋太祖建隆三年复置并易名昌邑,沿用至今。昌邑在元末明初之前的漫长历史空间,在夏隶属青州;在商属莱国;在周属纪、齐;后一直隶属于青州部(河南道、京东东路、山东东路、山东益都路、山东布政司)辖下的北海郡(齐郡、高阳郡、潍州、青州府),自明以来,隶属于山东布政司(山东省)辖下的莱州府(莱州府平度州)。据史料载,自汉置都昌县始至公元1994年县改市时已置县2000多年。在这两千多年里,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幻,除山川海洋等大自然的杰作外,人工构成的或许只有道路始终不离不弃,如影随形,伴随着昌邑的发展和变化。古代的道路,是应人类的生活需求产生的,同样随着人类的需求程度而变化,理清了道路的发展脉络,也就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昌邑的发展轨迹。 秦汉及先秦时期的古代东西大道与昌邑 昌邑道路交通的发展历史悠久。在远古时代,山东居住着东夷人和诸夏部族,他们是山东地域道路的开拓者、运输工具的创造者、人类文明的发展者。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就是很好的证明。传说黄帝征伐不顺东至于海;舜时曾命和氏到东方蓬莱测绘日影以定历法;还说舜从海路乘船去过朝鲜和日本等等,可见唐尧虞舜时期,由济南、潍坊经昌邑去蓬莱已经有了原始的东西道路,也就是说那时的昌邑境内已经有了通衢大道。 传说“唐尧七十五年曾命司空禹来治潍水”。楼祖贻著《中国邮驿发达史》中说:大禹外出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舟”。由此可以认为:其时,沿潍水两岸的昌邑应该是道路比较发达的。 夏朝时,寒国辅臣寒浞夺王位、灭斟灌,斟鄩两国建立起强大的寒国,修建了以寒国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道路,其中向东北方向的路线延伸到今天的莱州,当然也就横穿了昌邑。 周朝时,为了推行井田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道路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山东被作为战略要地,其与都城相连的东西大道称为周道,《诗经·小雅·大东》中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大抵如此。周代不但注意道路的修建,还建立了一整套管理道路的制度,如设立专管道路的官员和巡察人员,沿途设立便于旅客之用的馆舍。制定道路的分等标准、管理要求等,都说明周朝的道路发展已达到了相当水平。当时的大环境下,周的东方封国齐已发展成为东方大国,以国都临淄城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道路既多且长。其中东去蓬莱与东莱国通商的路线就经过现在的寿光、昌邑、莱州,同时,这是一条齐国伐莱和灭纪国迁纪侯的军事路线,也是战国时乐毅伐齐兵分五路追击齐王的主要路线之一。 秦时,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推行郡县治,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制定了“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等一系列制度。在车同轨的制度下,道路得到了较大发展。治驰道于天下,“东穹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秦始皇修筑驰道除适应其政治上、军事上的需要外,还利用驰道五次出游、巡幸天下。关于秦驰道昌邑的走向,历史学家有两种说法:一条是经《潍坊公路简史》考证认为和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所绘平原大道一般走向基本上是一致的,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路。即由固堤入境,经鄑亭(瓦城)、昌邑过潍河,走夏店驿、灰埠驿出境至莱州到成山头。一条是按照省编《山东公路史》(第一册)第一章所载《秦代山东主要道路示意图》,从鄑亭到昌邑后转向南,经石埠、丈岭,在高阳出境至双羊店到琅琊。无论是哪种解读,秦驰道都经过昌邑。若两种解读都成立的话,则昌邑是秦驰道在山东半岛两个交叉节点的一个(另一个应当是琅琊),可见当时鄑邑(昌邑)的地位之重。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