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潍坊日报·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打造科技乐园 实现创新梦想
省总工会调研组来潍
我市建成708个公共自行车站点
市图书馆调整开放时间
我市加强石化等行业环境安全监管
经济区劲吹清正“廉洁风”
诸城再添一处省级水利风景区
佳乐家日照地区第一家分店开业
为“乡愁”进文件叫好
新年义卖传递爱心
高密农民工恳谈会上诉心声
主动铺下身子 走进农家院子 融入群众圈子
小口罩情系民生
2014年0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口罩情系民生
——探访爱达PM2.5口罩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王金 
  “雾霾”几乎成为当下大家每天都要触及的一个词语。记得一位朋友这样说过:我平时没有逛街的习惯,要么在家里,要么在公司,出行我都开车,空气污染对我的影响要小的多。的确,相比较环卫工人和交警这类整天与马路为伴的职业来说,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感觉确实安全许多。但据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建民介绍,虽然室内较室外相对隔绝,但是面对只有2.5微米级的超细小颗粒依然无可奈何。换言之,如若真的遇到雾霾天气,其实躲在哪里都不安全。
  爱达公司董事长张文军告诉记者:面对雾霾天,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根本上彻底抵制排放。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目前这种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可以说,投入巨资研制PM2.5口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告诉我们,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不研制这些东西?因为人家不需要,他们有过教训,经过多年已经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可是我们现在却同样面临他们当年的问题。
  张文军从商几十年,一直致力于环保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并颇有成果。对于环保,他讲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小时候有人曾说,长大了坐着呼呼冒黑烟的大火车去北京是件幸福的事情;而如今,呼呼冒黑烟估计是让许多人深恶痛绝的景象。
  “面对雾霾,我一直在想,从事环保产业这么多年,能不能为老百姓们做些实事,哪怕就那么一点点也行。”张文军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文军认识了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建民,两人志趣相投,话题自然而然就聊到雾霾天上,PM2.5口罩的想法也就应运而生。在得知PM2.5口罩是雾霾克星后,张文军当即拍板——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把它研制出来。当时全球没有一款针对PM2.5研发的口罩,这个产品是个空白。如果老百姓戴上能有效防御PM2.5的口罩出行,无形中就为个人身体健康增加了一道防护墙。这可是服务百姓生活的一件实事,更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目标和方向一经确立,两个人便开始了产学研结合的开发之路。
  张文军对爱达PM2.5口罩有着自己的理解:“从研发到生产,无异于一次‘口罩革命’,将口罩的意义更广阔地进行了延伸,这也是产学研结合的体现。”
  张文军把这种结合叫做“接地气”。他认为:科技服务于生活,将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百姓便宜、便利、实用的产品,就是接地气,爱达PM2.5口罩的诞生就是最好的体现。
  当记者拿着爱达PM2.5口罩请市民试戴后,家住苇湾小区的刘先生说:“我还以为PM2.5口罩个个都像防毒面具似的,没想到爱达PM2.5口罩戴起来这么方便、舒适。”更有市民表示:没想到阻拦PM2.5原来如此简单。这让张文军充满信心:看来,好东西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爱达PM2.5口罩是个正确的方向!
  据了解,爱达PM2.5口罩刚问世,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首先各自订购一万只;同时上海科委、上海复旦大学也相中了爱达口罩在阻拦PM2.5方面的特性,订购了1.5万只;作为爱达口罩实验室所在地的山东大学也订购了1万只。
  张文军表示:致力于环保产业的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服务民生,虽然爱达只是一个企业,但却承载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在服务社会民生的过程中,企业会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更好地升华自己。
  记者了解到爱达PM2.5口罩相关信息,敬告读者。销售地址:山东爱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潍城区西二环王家村,电话:8139818。奎文金秋门诊,东风东街与文化路交叉囗东南角老年大学院内,电话:8892226、13906369870。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