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学元 通讯员 文静 王洋 晓蓓 “来来来,看一看啊,正宗的东北蘑菇,25元一斤了啊!炖鸡炖肉,可香了。”“糖葫芦啊,一块钱一根了,来尝一尝啊!”“卖鱼了,新鲜的鲤鱼鲫鱼,年年有余啊!”……临近春节,置办年货就成了村民们生活中的重头戏。近日,记者来到峡山区王家庄街道赵戈大集,摊主们的叫卖声,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年货,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大集上,不少人手中已购置了大包小裹的年货,浓浓的年味也把这冬日的寒冷冲到了九霄云外。赶集的人们在摊位间来回穿梭,时不时在摊位前停下来问问价格,希望买到又好又便宜的年货。春联、糖果、海鲜、干货、蔬菜……家住王家庄街道解戈村的王新春,手里提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她高兴地告诉我们:“这是我才买的鱼,还是活的,新鲜着呢!现在生活是一年比一年好了。”记者来到一个春联摊位前,摊主李华伟正在忙着卖对联,“来看看,买副对联吧!添喜庆、添吉祥……”李师傅卖力地吆喝着,在他脚下,“喜鹊报平安,年年交好运”“新春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一副副充满吉祥寓意的对联整齐摆放着,漂亮的中国结、“福”字则挂在显眼的位置。“现在正是卖对联的好时机,都盼望一年更比一年好啊!”旁边是一家灯笼摊,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透出浓浓的幸福气息,“这样的好,恭喜发财!”“顶上那样的好看,富贵平安!”正在挑选灯笼的人们高兴地谈论着,“过年了,买俩灯笼挂门口,吉祥。”“现在有钱了,咱这日子就得红红火火啊!” 记者又来到集市的另一区域。30岁的赵昊祥提着已经处理干净的鸡对我们说,“这鸡不错,散养的,肉香……”“过年了,添碗添人了……”正在选购碗筷的大姐们高兴地跟我们聊起来:“这是咱这儿的传统,过年就得添新碗新筷子,意味着添新人口,人丁兴旺。”“对对,哪家都会添。现在生活好了,咱农民富了,高兴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