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9版:我的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王立坤:街道奖俺一辆电动车
达庸:将公益电影事业进行到底
刘天龙:梦想登上更大的舞台
2014年0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庸:将公益电影事业进行到底



60年代
   过去的一年,在坊子区作家、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达庸眼中,是收获的一年:他担任总编剧、总策划的公益微电影《生命之翼》分别荣获首届亚洲微电影“金海棠奖”优秀公益微电影和2013(中国西安)首届金丹若微电影艺术节最佳公益微电影两项大奖;由他监制的微电影《父亲》荣获北京国际微电影最佳文化传播奖(光年奖)。
  微电影《生命之翼》讲述了一位少年患者捐献器官的感人故事,是一部弘扬人道博爱,高尚旷达,无私奉献的作品。《父亲》是讲述父爱如山的情感故事。谈起为什么选择此类题材,达庸说:“当下社会,有些人心中缺乏信仰,金钱崇拜泛滥。我想用微电影的方式来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达庸出生于1965年,青年时代当兵的经历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道路。他自幼酷爱文学与电影,在文字与影像中抒发他对家乡和公益事业的热爱。他特别注重用微电影的形式反映潍坊的风土人情,反映时代的巨大变化,并映射出世间真情的可贵与美好。
  对于新的一年,达庸寄托了很多希望,由他参与编剧的电视剧《潍县集中营》将于今年七月份左右开拍。本剧讲述的是在抗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将2000多名欧美侨民囚禁在潍县乐道院,在关押期间,被关押人士群起抗争,与日本军国主义者斗智斗勇,潍县当地抵抗组织积极营救,并组织越狱和难民自治活动的真实故事。达庸编剧的另外两部聚焦城乡结合处与大都市情感的数字电影也将在近期开拍,并有望今年在央视6套上映。“公益事业还是我的最爱,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都会将公益微电影继续做下去,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尽我的一点微薄之力。”达庸说道。     记者陈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