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五大国有银行陆续提高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在10%左右。 据业内人士分析,自去年6月余额宝上线之后,互联网公司、支付平台、银行、基金公司均紧锣密鼓地推出各种名字带“宝”的货币基金产品。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兴起加剧银行存款竞争,大型银行受存款搬家和贷款规模萎缩双重夹击,被迫绝地反击。 “钱还在银行体系里,只是杀出了一个‘余额宝’,这么转了一下,什么都没干,就硬生生把银行的存款成本从0.35%的活期存款利率推高到7%,还不算银行的存贷比考核任务,银行一点办法都没有。”多位银行人士感叹。 自2012年6月,央行首次双向调整了存、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其中,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即可上浮10%。此后,短短十几天内,多家中小型银行存款利率经历了三次变动:1年期存款利率由最初执行3.25%的基准利率,到3.5%,再到上浮10%至3.575%的上限;而在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方面,中小银行针对特定客户上浮的幅度不尽相同,存款搬家现象尚不明显。 不过,在去年6月余额宝上线后基金规模快速增长至千亿元的压力下,各家中小银行已纷纷将此前尚未浮动至1.1倍的中长期存款利率“一浮到顶”。 某业内人士坦言,“互联网理财产品能够将碎片化的资金集中起来,抬高了利率水平,而这些资金以前表现为银行的小额活期存款,这使得银行备感压力。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未来银行竞争格局将更激烈、残酷。” 记者于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