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 超 通讯员 梁月康 新春正月,记者在寒亭区走访,感受最深的不是浓浓“年味儿”,而是一股忙碌的气息。道路边的商店、商场早已开门迎客,路上的行人川流不息,人们忙碌在农村田间地头,挪瓜苗、铺地膜……“不过十五不下地”、“猫冬”在这里早已成为历史。 2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固堤街道西安村,地头上已是一番忙碌景象。“俺家一共种了十多个西瓜棚,从初五就开始种棚,一个棚种500多棵瓜苗,还得再忙活两三天才能种完哩。”固堤街道西安村的耿道芳一家人一大早儿就到棚里忙着挪瓜苗。不仅是耿道芳,这个村的100多户农民都种大棚西瓜,总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春节刚过,他们就开始忙着种棚。“现在的农民跟之前不一样了,以前不过正月十五不下地,现在早早地干活儿了。到今天,全村2000多亩西瓜大棚的栽苗基本完成,最早在四月中旬就可以产果收获。”西安村党支部书记王维波说。 记者刚到寒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就听见一阵阵笑声,一番了解之后才得知,产业园里的潍坊华光数码设备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庆祝公司成功研发出一款世界顶级印刷制版设备——标签印刷制版用CTP。据该公司总经理田莉介绍,标签印刷制版用CTP科技含量高,污染更少,可以替代传统的菲林制版,填补了国内制版行业的技术空白。 来到杨家埠,天天能感觉到“年味儿”,因为年画和风筝这对姊妹民俗产品让这里的人们感觉每天都像过年一样。正月里,这里的数百家风筝店、年画店早已开张,很多年画店、风筝店在春节期间接了不少订单,现在正陆续给产品客户发货。“去年,我们厂的风筝出口的占70%左右,实现了200多万元的出口价值。春节刚过,我们就赶紧投入到风筝制作中。新的一年我们争取制作更多更好的风筝,让它们在世界各地飞舞。”天成风筝厂的王永训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