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跨越两个甲子的较量
微言大义 不要在愤怒中回顾过去
做大“钱包”安全是前提
“拜干爹”拜的不是“爹”是“权力”
“二线城市”真的热了吗
“老啃族”困境不容小觑
听证会报名乏力该反思
不止“僵尸微博”需要激活
信息贩卖要追根
2014年02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两个甲子的较量



  ◎张均荣

  又逢甲午之年,离那场改变历史的海战已经过了120年。120年前,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挑战中国的能力。自此之后直至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始终都是中国人民的梦魇。120年后的今天,中日两国再次形成对垒之势。跨越120年的空间,中日两国的较量又有了哪些不同呢?
  有差不多一半的日本人支持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说明今天许多日本人的荣耀还停留在通过甲午海战开创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中。在中国的GDP已接近日本两倍的今天,安倍晋三敢于复活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对垒,说明许多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二战之前:中国是纸老虎,可以被区区几十万蒙古铁骑、几十万八旗兵打败;二战若没有美国、俄罗斯的参战,日本不可能失败;虽然中日经济关系密切,但一战前的英德并没有因为经济关系密切而避免战争;今天中国虽然GDP反超,但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军队难有战斗意志,如果把美国拉下水,中国一定会失败。基于这种认识基础上的日本战略,毫无疑问会给东亚带来战争阴云。
  但历史毕竟变迁,经过120年的消长,中日两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历史比较,我们或许能够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在经济方面。虽然经过了鸦片战争的磨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120年前的中国经济总量依然超过日本。这说明,我们今天的GDP超过日本,并不能成为战胜日本的决定因素;正如安倍晋三举例一战前的英德关系一样,中日今天的经济关系密切,也不能成为避免战争的决定力量;在中国历史的政权更替中,经济从来就不是成败的决定力量。因此,虽然经济力量可以转化为军事外交优势,但中国日本谁胜谁负,我们不能仅拿GDP说事。
  在外交方面。120年前,中国大清政府从中央大国坠落,已处于列强的欺辱之中,连仅有的两个属国都已没有能力保护,基本上已没有外交可言;而当时的日本已经上升为地区大国,跃跃欲试,不久就加入了瓜分中国的列强行列。今天,中国的外贸数量已是世界第一,其国际影响力在大多方面超过日本;但中国执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没有盟国,而日本抱定美国大腿,世界多数国家是看美国脸色行事的,致使安倍的倒行逆施没有多少国家予以抵制。在当今美国依然独霸天下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外交能力还领导不了世界反战统一战线,因而也就不可能成为中国获胜的法宝。
  在军事方面。120年前,大清拥有亚洲最大的舰队,却依然没有避免失败的命运,因为精良的武器只有握在精良的军人手中才能发挥它当然的力量。军事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我们受到的教育是这样,历史的经验也是这样,但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武器的作用显然显著上升,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近年来,我国的武器装备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有些方面还落后于日本,在大多方面落后于美国。我们并不具有武器上的决胜力量,因而没有任何自大的理由。至于日本有人蔑视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也正说明了日本人对中国、对战争的认识还停留在二战前。如果日本真敢挑起战争,那一定是一场空海战争,中国军队不会登陆日本,日美军队也不会登陆中国,军人的生命已经不是战争消耗的主要目标。不论是陆基、海基还是空基,导弹一定是战争的主角。中国作为核大国,具有着关键的威慑能力。
  在政治方面。120年前,中国大清王朝已是奄奄一息。鸦片战争的失败,开始使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大清王朝的根基,内忧外患的大清王朝腐败横行。清皇室依然穷奢极欲,挪用军费盖了颐和园;大清官吏鱼肉百姓,几无斗志;大清百姓不以国家为荣,更不愿意为贪腐的“领导”卖命。而日本经历了自元朝以来几百年的武士道洗脑,侵略意识已经弥漫了整个国家,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神道军事帝国初步形成。今天,日本虽然名义上实行了民主政治,但以靖国神社为代表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再成燎原之势,一半左右的支持率虽然达不到日本占领南京举国欢庆的程度,但已经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安倍晋三的扩军备战、密室政治、意图修宪的举动为日本发动战争带来可能。与120年前相比,日本毕竟还有一半左右的和平主义者,这会使日本的战争意志大打折扣,而中国的统一领导体制,政府的反腐决心,人民的爱国意识已经非往日可比,因此,鼓励日本、美国国内的和平主义思想,建立国内清廉有为的政治体系,才是防止战争、赢得战争的重要保证。
  由此可见,120年前大清的失败是必然的,关键因素不是经济,不是军事,而是政治的腐败。来到跨越了两个甲子的今天,能够使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恰恰还是政治因素。日本不是中国的威胁,美国也不是中国的威胁,但美国的霸权主义与日本的新军国主义相结合,就构成了中国最大的威胁。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虽然我们的军事力量有了重大进步,但我们必须看到日本的海外GDP,看到日本多年的财富积累,看到日本背后的美国因素。因此,我们并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日本敢于挑战中国,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我们力量的局限性。
  我们没有任何轻视对手的理由,但作为一个复兴中的大国,时间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再过十年,中国的GDP就可能接近美国的水平是日本的三倍,中国的超音速武器就会接近美国水平成为全球打击力量,中国会有三个航母编队,中国的廉政体系就可能完全形成。到那个时候,中国将在经济、政治、军事全面形成对日优势,日本新军国主义火焰将随着安倍晋三的下台而式微,以实用主义为国策的美国会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不战而胜,世界的和平也将会因中国的发展而得到保障。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要继续小平同志的韬光养晦思想,少一些意气用事,不贪图一时的得失,尽量不让美日抓到攻击的把柄,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应对战争的必要准备,尽最大的努力维护亚洲和平发展的大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