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我国第一位“白毛女”谢幕
让文化服务离我们近些、再近些
潍坊人有了自己的“百家讲坛”
王茹:在无声的世界里舞动精彩
故宫瑰宝首展加拿大
2014年03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茹:在无声的世界里舞动精彩



  □本报记者 陈文
  通讯员 祝红蕾 董超
  初次见到王茹的人,都不会想到她是一个舞蹈老师,她穿着朴素,不化妆,身上带着浓浓的邻家妹子气息,可是一旦她上了舞台,和她深爱的学生在一起,她就变成了灵动活泼的音符,成为整个舞台的核心灵魂所在。
  她和其他舞蹈老师不同的是,她教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聋哑或者智障等残疾孩子。
在无声世界里的摸索
  1995年,华侨幼师毕业的王茹,被分配到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任教。她走进教室,看着一个个迷茫好奇的孩子们,内心揪痛,这是一个无声的世界,语言似乎是多余的。聋校律动课是学校特设的一门课程,内容包括舞蹈、音乐、体操和游戏,对聋哑儿童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启智课程,主要是通过舞蹈和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感受生活的激情,补偿他们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是1—3年级的必修课。
  由于聋哑学生听不到声音,每学一点知识都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王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学生做示范,纠正动作。学生虽然听不见,但她总用最大的声音讲话,为的是让有听力残疾的孩子听到声音,让没有听力的孩子看懂口型、熟悉表情。每上一次舞蹈课,每教一个动作,她都要不厌其烦地做示范,一遍遍地帮学生纠正动作。一堂课下来,她嗓子疼得厉害,浑身疲惫得一动不想动。只要看到这些在无声世界里摸索的孩子们有一点微小的进步,能够领会她的意思,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她就高兴得不得了。
舞台角落里的表演
  为了让学生学好舞蹈,王茹既严格,又有耐心。每一节的舞蹈课,她都事先备课,舞蹈的动作要领、节奏的快慢,她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事先细心体验。一个简单的转动,对于正常的学生几分钟就可以学会,而聋哑学生至少需要几个课时。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王茹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总是与学生们围在一起,用手语跟他们沟通交流,一遍又一遍地向学生们讲解、示范、练习、指导、纠正舞蹈动作。十年来她创编了近三十个舞蹈节目,多次获得省市级大奖,学生们在舞台上,面对观众展示舞美,而在舞台边上,王茹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背对观众,通过手势动作,向自己的学生传达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指挥着舞蹈队列的变化。
用心倾听爱的奏鸣曲
  2009年5月11日,就在她带领学生参加潍坊市第七届残疾人文艺汇演时,突然接到电话,父亲骑摩托车到临朐县城的路上,出了车祸。听到消息的她几乎站立不稳,一边是生死未卜的父亲,一边是无人能代替的演出。最终,她选择了参加演出。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孩子接近完美的表演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站在领奖台上那一刻,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下来。所幸的是父亲只是肋骨断了,并无生命大碍。
  几个月后,她又查出患了脑膜瘤,丈夫吓坏了,让她抓紧时间做手术。一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焦灼期盼的眼神,她打消了请假的念头。直到国庆节放假才去济南住院并手术。手术后不到两个月,她又带学生投入了春节晚会的舞蹈排练中,由于体质虚弱,跳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一个孩子一边用袖子给她擦从鬓角流下的汗水,一边用手语跟她说:“老师,您辛苦了!”孩子眼睛里流露出的诚挚的心疼,让她流泪了。在弥漫演出大厅的音乐声中,孩子们的舞蹈超水平发挥,现场热烈的掌声几乎淹没了她,许多观众泪流满面。
  王茹对学生们甚至比对自己的女儿用心还多,放学了,她带他们练功;晚上、周末、假期,她和他们同吃同住,看到学生的衣服破了,拿起针线为他们缝补……王茹说:“老天让我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美好,我要把这些美好分给这些不幸的孩子。”只要用心去关爱他们,“倾听”他们,就会激发出爱的奏鸣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