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护水 引水 活水
爱护树木从我做起
◆ 诸城发现  恐龙新属种化石
从“分烧饼”谈起
省政协调研组来潍调研
台湾客人来潍
我市建成首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
全市各地各部门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启动
2014年03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水 引水 活水
——看寿光双王城的水生态“三部曲”



  □本报记者 赵欣波  
  通讯员 孙 明

  “北大洼,盐碱地,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这是以前寿北的荒凉景象。
  “双王城,生态区,接天莲叶碧,映日荷花红,碧水蓝天绿,绿色生态美。”这是今天寿光市北部双王城生态经济区的真实写照。  
  地还是那片地,水还是那湾水,缘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源于双王城的水生态“三部曲”。
护水,让双王城的水绿起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更是双王城之魂。近年来,双王城生态经济区把“天蓝、水清、地绿”作为目标,以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按照“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定位,坚持保留生态、保护湿地、保养水源“三保原则”,全力打造既有乡愁记忆、又有时尚美感的生态产业高地。
  为真正成为生态发展的先行区与试验区,这个区把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湿作为大环境改善的主要手段,完成植树造林2.5万亩,实现退耕还湿6000亩,森林和湿地面积占到全区面积的一半以上,实现了水环境的立体化、深层次、整体性建设。深入开展了环保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等活动,彻底拆除耗能高、排污多的项目,并提出“冒烟的、淌水的、出声的”工业项目坚决不批,一律不上,整个区域内不见烟囱。现在,双王城披上了“水”和“绿”的主色调,并成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省级水利风景区。
引水,让双王城的水多起来
  双王城辖区内水资源十分丰富,美丽的洰淀湖更是山东十大湖泊之一。为了让水多起来,活起来,他们下大气力做足了引水文章。实施了总投资2.1亿元的洰淀湖湖面综合开发,成功引入900万立方米弥河水,并配合启动了洰淀湖湿地引水、湿地水网、退耕还湿、湿地保护和治污减排五大生态治理工程,水位得以提高,原先很多孤立存在的小水泊连成了片。同时,完成了总投资12亿元的双王城水库建设,成功引入长江水3000万立方米,水源补给大大丰富。         
  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张僧河、塌河、劳改河、织女河四条水系建设,通过河道清淤、河道拓宽、加建水渠,使河流与湖面纵横交错、贯通连接,成了一个大水网。
  引绿水,还要引“活水”。双王城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多元投入”,以生态开发驱动永续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了水质检测中心、海洋温泉水世界、健康养生村、国际农场等项目落户,为双王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活水,让双王城的水“富”起来
  双王城生态经济区更注重把“美丽”转化成“生产力”,把生态变成摇钱树。他们以“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生态开发为主线,扎实推进生态旅游开发,把洰淀湖作为主战场,建成了湿地艺术中心、文化长廊、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推出“水上王城”旅游品牌,“游大湿地、做深呼吸”的旅游口号全面叫响。去年“十一”期间游客突破10万人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显现。
  同时,他们还以水生态建设为契机,结合景区特点,着力改变寿北单一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积极培育盐碱地优质特色农产品,郭井子西瓜、南木桥西红柿、洰淀湖稻米、牛头小菠菜、双王城莲藕等盐碱地农业品牌逐渐形成,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500元,让双王城百姓真正富了起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