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有志
近读《惠民工作与分发烧饼》一文,感慨颇多,深受启发。 烧饼能充饥,饥饿时能吃上烧饼,不失是一种美味。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分发烧饼,有时候群众反而不满意、不买账,甚至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此种现象令人深思:在分烧饼时,是否做到摆正心态、满怀感情、不让困难群众尴尬?是否做到公平、公正,不贪不占,不让群众误解?是否做到既分烧饼,又教群众做烧饼,不搞短期行为?送烧饼看似事小,但实际上学问很大。 “分烧饼”要“礼轻情意重”。分烧饼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和恩赐,不是高调张扬的“做善事”,而是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对广大困难群众的一片深情厚谊。烧饼虽小,情义无价。小小烧饼,传递的是政府对群众的真情与关爱,搭建的是干群关系的“连心桥”,点燃的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分烧饼”要“一碗水端平”。分烧饼本是一件好事,如果“好经念歪了”,中间或分配不均,或短斤缺两,结果是伤了群众的心,拂了群众的意,损害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所以“分烧饼”决不能简单一分了之,而要讲公正,心底无私,一心为民,绝不优亲厚友。惟其如此,“分烧饼”才能分到群众心里去,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分烧饼”要“教会做烧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分烧饼只是解一时之饥,却不是长久之计。治标更要治本,给群众分烧饼的同时,将做烧饼的手段技巧教给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做出样式繁多、美味可口的烧饼,从根本上解决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帮困难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样做,比单纯给群众“分烧饼”更有意义和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