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化种地才能赚钱 |
——家庭农场主王宜武土地流转的感悟 |
|
□本报记者 王向东 “种地要能赚钱,三亩两亩肯定不行,必须得有规模。”3月8日,在自己刚刚移栽上大头菜的田地边,王宜武对记者说。 今年47岁的王宜武是诸城市枳沟镇西安村村民。这两年,他在自己家庭的承包地外,又从本村村民手中流转了一百多亩土地,种植黄烟和瓜菜,规模达到了130亩,每年纯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去年10月份,他领到了家庭农场的营业执照。 王宜武搞规模种植,经过了一个长时间摸索的过程。初中毕业后,他在砖厂打过工,也在建筑工地干过小工。后来自己种菜园,芫荽、芹菜按亩种,大头菜曾经种到五六亩,是村里最早开始规模种菜的种植户。村里有不少人跟着他种起了菜。2009年,他又开始种植黄烟。 多年的规模种植,让王宜武尝到了甜头,也让他对规模种植的优势有了切身的体会。 规模种植促进了专业化。种黄烟的头一年,王宜武的一百多亩地不但没赚钱,还赔上了8万多元,原因就是种植和烤烟技术没掌握好。另外,据他估算,打沟、起垄、移栽、掰烟、拣烟、装炉等环节的人工费用,加上煤、电等费用,一炉烟成本就在3000元以上。第一年种植黄烟交了“学费”,但学到了宝贵的技术。现在,烤出来的黄烟他一打眼,就知道是什么等级。再一个,王宜武经过琢磨,一年还能比零星种植户多出一茬作物来。只种自己家的承包地,因为规模小,一般就是一茬小麦、一茬玉米。而王宜武种地则不同:腊月里用小拱棚育上大头菜苗,正月底前后移栽到大田里;大头菜还在地里长着,再套种上西瓜;大头菜收获了,西瓜秧子也爬满地了,这茬西瓜麦收时节上市,正赶上好行市;西瓜收获后,再种黄烟。 规模种植还带来了规模效益。王宜武举例说,种这130亩地,真正用人工的地方并不多,多数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耕地、起垄、播种、收获都使用上了机械,不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了效率。他现在置办齐全了拖拉机、精播机等全套机械,并且能充分利用起来。 在王宜武看来,土地流转双方都受益,规模种植是大势所趋。今年大头菜苗子长势比往年都好,他期盼着有个好收成。王宜武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如果机会合适,他还想再转入些土地,把农场的规模再扩大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