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倍政府4月1日正式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取代日本战后长年实施的“武器出口三原则”,完成了从“原则禁止”武器出口到“原则解禁”武器出口的180度转身。 同样转过来的是日本自卫队的森然枪口。从“禁止”到“解禁”,一字之差,却意味着安倍揭去了幽闭日本军国主义伏地魔的又一道符咒,日本距离安倍梦寐以求的“军事大国”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表面上看,新的“三原则”对武器出口仍设一定门槛,但在实际运用中,只要借口“国际和平贡献”或“日本安全保障”需要,东京就能对武器和军事技术出口大开绿灯。 为掩人耳目,安倍习惯性地给解禁武器出口套上“和平主义”外衣。然而,世人皆知,解禁武器出口也好,解禁集体自卫权也好,都是复活“军事大国”的台阶,与和平何干? 日本解禁武器出口的另一动机是让“日美战车”的齿轮进一步咬合。新的“三原则”将提高日美军事装备的通用性,由此日美军力的一体化程度将相应深化。 武器出口还被东京视为重要外交政策工具。与安倍“志同道合”的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在有关集体自卫权的新书中赤裸裸地提出,武器出口、经济实力、安保能力是展现日本外交力的三大支柱。 根据“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日本可向有安保合作关系的国家提供侦察、监视、扫雷等装备。日本媒体解读说,这意味着日本今后能以维护海洋航路安全为由,向菲律宾等“盟友”提供舰船、军机等装备。 显然,通过策略性出口军火,安倍领导的日本将对地区纷争和军备竞赛推波助澜,其作为地区麻烦制造者的能量将进一步释放。 一个对侵略历史毫无反省的日本领导人,无论怎么口吐莲花,从他手里出去的枪炮都只有硝烟味;而日本军国主义一旦完全“自由”,带给亚太乃至全球的绝不会是福音。 (据新华社东京4月1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