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认准驰名商标”将成历史,越级信访上级今后将不被受理;移动支付有了“国家标准”……5月1日起,新《商标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开始实施,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请认准驰名商标”将成历史 【摘要】据新《商标法》规定,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 【解读】江西省工商局商标局副局长孙志高表示,“驰名商标”本就不是荣誉称号,而是一个法律概念。但近年来一些企业利用其进行片面宣传,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违背了其用来防止“傍名牌”现象的本意。尽管新法在短期内会让崇拜“驰名商标”的消费者购物产生一定空洞感;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驰名商标”对企业上市、专项资金安排、金融信贷、享受相关奖励与优惠政策等方面仍具有普通商标无法比拟的优势。 越级信访上级今后将不被受理 【摘要】新信访办法规定了有关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不再受理的6种情况,其中指出:跨越本级和上一级机关提出的来访事项,上级机关不予受理,并引导来访人以书面或走访形式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机关提出,同时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下级有关机关。 【解读】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欧阳静表示,“不受理越级上访”的初衷是维护信访秩序,使访民逐级按程序寻求权力救济,推进信访制度化,使信访问题在基层属地得到解决。但越级上访是内生于信访体制中的,不可能单单靠一纸文件来解决,改变目前的上访现状还需要一定时间。 特困人员将由国家供养 【摘要】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并办理丧葬事宜。 【解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于海认为,针对之前救助政策的“真空”和“碎片化”,《办法》的施行让对特困人员的救助有了法规性“说法”,并为特困人员“兜底”。 住院将签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 【摘要】据《关于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的通知》要求,今年5月1日起,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患者住院时须和患者签订不收、不送“红包”协议。 【解读】业内人士表示,想通过一纸协议约束医患双方、杜绝收红包行为显然不可能;但这一措施对医生群体是一种警示,对患者,特别是那些在“送还是不送”之间纠结的患者来说也是一种提醒,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移动支付有了“国家标准” 【摘要】《移动支付国家标准》5月起实施,这项标准涵盖了移动支付射频接口、卡片、设备、多应用管理和安全、测试方法等基础技术内容,确保了移动支付产品的互操作性和互通性。 【解读】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国标出台后,有了统一的框架,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业务推进和受理环境建设将会快速推进,移动支付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据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