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击“伪基站”行为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
——访潍坊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
|
从今年2月份开始,中央9部委联合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我市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协同作战,重拳出击,有效维护了空中电波秩序。日前,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专项行动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给人民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少数不法分子违规使用无线网络,通过“伪基站”发送广告,进行诈骗,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给社会造成危害。“伪基站”即假基站,是伪装成公共移动通信运营商基站,以提取移动终端信息或与其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设备一般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伪基站”一般在人群密集的街道、小区、商场等地区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发信机等相关设备,搜获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自动骗取其覆盖范围内的手机登录,盗取手机号码和电子串号,之后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发送诈骗信息或垃圾短信。“伪基站”设备通常放置在房间或汽车内(甚至改装在电动自行车内),驾车缓慢行驶或将车停在特定区域,进行短信诈骗或广告推销,危害极大。 “伪基站”的危害明显。一是干扰移动通信。“伪基站”利用移动网络系统网号、频率资源,伪装成运营商基站的邻区,在信息获取点设置仿真移动基站,采用大功率的无线信号发射,强迫手机用户在仿真基站信号中进行登记,通过后台分析从而获取手机用户的信息,并且向用户群发短信来非法获利,严重影响了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安全。其大功率发射对周边电磁环境造成强烈干扰。二是欺骗群众。“伪基站”发送信息采取“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策略,群发诈骗、赌博、广告等内容短信。在银行、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以各种汇款名义向一定范围内的手机发送诈骗短信;筛选出“尾数较好”的手机号,以这个号码的名义发送短信,在其熟人中实施定向诈骗。向特定人群或不定人群推送推销自身广告信息,部分内容涉嫌欺诈信息和违法内容,真假难辨。诈骗分子利用部分群众防范意识差以及对公众部门信任的特点,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转移受骗人钱财,给很多家庭造成重大损失。三是影响人民正常生活。“伪基站”发射机其实就是小型信号放大器,使用时会在一定半径内强行使手机用户脱离网络,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正常业务,极大地影响用户的正常通讯业务。四是危害社会安全。利用“伪基站”设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国家通讯安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此类设备一旦被别有用心的组织或个人利用,冒用国家权威部门名义编造、发送虚假信息,甚至传播谣言和发布煽动性的不实言论,将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如何防范“伪基站”短信诈骗?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不要轻信虚假信息。当不能辨别短信的真假时,要在第一时间先拨打银行的查询电话,要注意不要先拨打短信中所留的电话。二是不要因小失大。比如,收到中奖短信后,当你回电话询问时,骗子就会让你先交纳个人所得税、手续费,受害人之所以会上当受骗,就是因为怀有贪图小利的心理。三是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四是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的账户。不法分子一般以“温馨”短信“友好”提醒开场,继而假冒银行、公安工作人员套取被害人的资金情况并给出“善意”建议,最后通过电话指导进行所谓的“加密安全”措施或借口而将钱转入不法分子的账户里,骗子的阴谋得逞。为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的违法犯罪活动,前段我市有关部门按照中央9部委要求,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收到了初步成效。下步,将更好地发挥多部门协同作用,建立起对“伪基站”露头便打、彻底清除的长效机制,确保百姓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 本报记者韩立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