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为“秀孝顺”点个赞
市图书馆视障阅览室将开放
十笏园博物馆举办民俗文物展
青州人的“画子情”
丹青妙境 山水家园
2014年05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州人的“画子情”



  □窦吉进 
  前些日子,陪同北京的画家阮圣杰先生到青州,当地的朋友带我们参观了博物馆、青州书画艺术城、宋城艺术中心、君怡都书画城。在那里,我们看到不同名称的画廊密密麻麻,作品种类不胜枚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青州人对字画的钟情和挚爱。青州人把书法绘画作品亲切地称为“画子”。
  据了解,青州的画廊有560多家,再加上经营书画古玩的,大约有780多家,每年的销售收入估计在70—80亿元。我问一位业内人士,这780多家画廊中,净资产过1000万元的有多少?他保守地说,能有100家左右。他说,只要经营差不多的画廊,每年都能挣个四五十万元,好的上百万元、几百万元。利润除卖画赚取一部分之外,还有收藏的字画不断增值,有时甚至大幅度增值。
  青州的字画市场之所以红红火火,除了该市的扶持保护外,主要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管是企业老板还是一般群众,许多人都喜欢经营或收藏字画,并以此为荣。只要有条件的都想经营画廊。一位房地产商的儿子大学毕业,他没让儿子继承他的产业,而让他学习收藏和经营字画。有的祖孙几代、父子(女)、父婿、兄弟姊妹分别收藏和经营字画,有的公职人员离退休后,也从事字画经营。经过多年的培育,青州的书画经营者现在有的走向高端,即收藏和经营著名画家的名画名作,每幅价格在几十万元、上百万元、几百万元的不足为奇。也有的把目光放在70后、80后那些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书画家身上。因为诚信经营和规范管理,他们与全国各地的不少书法家、画家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书画家们也都愿意到青州来举办交流活动,形成了庞大的书画家群体,其中不乏名家大家等“大腕”。
  那里的群众包括工薪族,只要有点闲钱,就购买收藏几幅字画。不少人对字画具有较高的欣赏能力。陪同我们的吴先生,是机关里普通的“上班族”,每到一个画廊,他都能看出是哪位画家的作品,还能说出作品的特点、风格、市场行情等。他说,在青州,懂字画的人很多,朋友们一起吃饭,餐桌上谈论的话题都是字画。如果没有点字画知识,人家就会说你是“老土”。中国书画界流传的“书画市场看山东,山东市场看青州”果然名副其实。
  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副秘书长,青州画廊协会副会长、艺隆斋经理冯杰说,字画市场的繁荣需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还要看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爱好程度,有更多的爱好者、收藏者,市场才能做活做大。文化市场在于培育,有的地方经济发达,但文化市场不一定繁荣。有的地方经济不够发达,但文化市场不一定萧条。他告诉我们,宁夏、甘肃那里有的地方的人没钱买画,就用牛、羊、猪换书画家的作品,其中有个人赶着5头猪去换某位书法家的字,书法家问他:“你靠什么生活?”他说,靠养猪。书法家又问:“你把猪卖了还怎么生活?”他说:“我再想办法”。后来,书法家要无偿送给他一幅字。但那位养猪的说:“不行,至少也得留下三头猪”。不管此故事是否真实,但说明他们对字画的喜爱。
  采访后记:文化市场的繁荣需要市委、市政府在经营场所、税收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需要通过吸引画家前来作画、多举办一些画展,或者是字画拍卖活动,逐步培养广大市民对字画的爱好,文化的追求,让更多的人喜爱字画、收藏字画、经营字画。需要规范经营。保护书画家、收藏爱好者的利益。绝对不能卖假字画、赝品,以次充好,过度地抬高价格,损害书画家、收藏爱好者的利益,那样,只能影响和破坏文化市场的发展,最后的结果是: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