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玉群
黄泥村出过的人物,最高的是团总,再排下来就是村长、村支书、民兵排长了。竖起手指头数一下,武的居多,文的能列得上的顶多算教书的林满芬,再就是王在旺了。 但,在黄泥村,没有谁把王在旺当一回事儿。 那天,黄泥村的太阳和往日一样,从鹰山坳口上爬上来,挂在苦楝树的枝梢上,发出稀黄的光。 有摩托车送来了王在旺的信!村口小小地沸腾了一下。在人们探寻的目光下,王在旺把信撕开了一个口子,沿着边线慢慢把口子变大。掏出来的,是一张薄片纸。纸上写什么,王在旺说写的是属于私人的秘密,不好公开。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信准是和诗歌紧密相关,王在旺高中毕业后一直在狂热地写诗。 林满芬撇嘴,说,是退稿信。 退稿信是什么? 退稿信就是表示诗歌写得不怎样,发表不出来,退货回来。 啊哈哈哈。以后,有摩托突突响,就有人喊,王在旺,退稿信来了! 王在旺在人们的笑声里收下退稿信,怏怏回家,把信放床底的麻袋里。退稿信足有一麻袋。 但,退稿信并不影响王在旺写诗的热情。 王在旺把诗歌发表在床头上,还有一部分则传递给林满芬。 林满芬高中毕业后,没有拿起锄头把子,而是拿起书本,找村长,到村里的学校代课。也不晓得是粉笔灰的浸染还是别的,林满芬就是白,白鹅一样白,云朵一样白。林满芬从身边走过,王在旺感到是一朵云彩从身边飘过,云彩化作丝丝缕缕,变成网,缠住自己。 从黄泥村到学校,小石桥是必经之路。 王在旺经常骑着那辆破自行车上桥,车子架在桥头上,人坐在后座上,等那片飘过的白云彩。小石桥就经常进入到王在旺的诗歌里面: 我按心的约定 站在桥头 等你 直到我变成 你柔波底下的一株水草 林满芬扫了一眼,说:“文抄公的狗屁诗歌!” 林满芬把纸团成一团,丢在讲台底下。 王在旺写一张,林满芬丢一张。直到有一天王在旺骑着那辆自行车从黄泥村里消失。 王在旺回到村里,换了头脸。一身的黑西服,后头开着剪刀叉,衣服不上扣,对开着衣襟,里面露出开司米的细腈纶毛衣,三角领的晴纶毛衣里面立着白衬衣的领子,白衬衣领露出一寸宽左右,很醒目地照衬着黑色的西服。 王在旺在桥头开了一个水泥砖厂,水泥砖厂很快给王在旺带来了经济效益。 王在旺的自行车鸟枪换炮,换成了四轮的小卧车。一九九几年的黄泥村路上,行驶的可都是公家的车呀。王在旺的车引起的轰动,绝不亚于当年的退稿信。 有了车的王在旺用不着写诗来招引爱情了,车能开到哪儿,他的爱情花朵就能开到哪里。只恨林满芬早已嫁作他人妇。 王在旺开着小卧车到林满芬的学校里捐资助学,还做报告。 晚上的联欢会,邀来的县上的作家诗人坐了满桌。王在旺喝了不少的酒,喝了酒的王在旺即兴吟起了一首诗,诗歌获得了满堂的喝彩。酒桌上的林满芬言笑晏晏,也喝了不少,已经不年轻的脸上熠熠有光。林满芬给王在旺的诗歌隆重的好评,一口口热气直扑到王在旺的脸上。 王在旺的那首诗,后来还上了诗刊。 王在旺知道,那首叫《等你,在桥头》的诗,在自己的床头上贴了十数年。 那天,王在旺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红着眼睛撕下了满床头的诗歌。 诗歌碎片纷纷飘落,开了一地白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