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秀清
为“拯救汉字危机”“领略汉字之美”,中央电视台和河南卫视分别推出了《中国汉字书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文化类节目,让人眼前一亮。组织者和参与者都为汉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应该看到在比赛过程中,选手、老师和家长在汉字书写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尤其是书写低能的问题让人汗颜,问题不容小觑。据报道,在央视《中国汉字书写大会》节目中,70%的成人体验团不会写“癞蛤蟆”一词,而“熨帖”一词的书写正确率只有10%。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常说常用的词,人们会提笔就忘,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汉字笔画笔顺写不正确呢? 痛定思痛,仔细推究不难发现,最大原因应是我们的应试教育影响了孩子的书写能力。咱们的大中小学,清一色的是为考而教,也就是不考不教,这就导致传统的书法艺术被冷落到一边,也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书写。尽管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有书法课设置的要求,但有多少学校真正地开设?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真正能充分利用的也不多,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书写能力。 其次,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也影响了人们的书写能力。随着计算机、手机及网络的普及,电子文档逐步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书信几乎不见了,随之代替的是QQ聊天,电子邮件等,键盘几乎代替了传统的笔墨,成为文字的“书写工具”,办公趋于无纸化,手写的方式与意义日渐式微,人们的书写能力日趋低能也就见怪不怪了。 再次,广告商的随意篡改,错用文字也是影响人们书写能力低下的一个原因。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多媒体的普及,一些广告商为了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大量使用错字别字,如“咳不容缓”、“默默无蚊”、“骑乐无穷”、“一戴天骄”、“饭醉团伙”等,时刻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信息化技术全方位的冲击,尤其对少年儿童来说,危害极大,对他们以后的识字与写字影响深远。 同时,也应注意“网络文字”对传统汉字的“有意为之”的冲击。很多青少年生造网络文字,他们的行为冲击了传统汉字,如用88代替拜拜,用MM代替妹妹,用GG代替哥哥,也对他们书写能力造成不小的危害。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承担着实施素质教育重任的教育部门,应大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学校,应积极开设书法课,开展书法教学,提高教师书写能力,用实际行动正面影响儿童,给少年儿童打下传统文化的基础,引导学生不仅会写汉字,更应学会欣赏汉字,热爱汉字。同时,建议人们减少使用电脑的时间,多动手书写,不生造网络文字,使用规范汉字,提高自己书写能力,促进汉字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的汉字——表意文字永远光辉发展下去。
|
|